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图文]玛拉沁夫:文坛千里马 慷慨创奇文

 如今已经退休赋闲在家的玛拉沁夫,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一高档小区。这位在中国文学界大大有名的作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不过他对来自内蒙古的记者却经常破例,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有问必答,之后哈哈大笑。

  战争年代步入文坛

  1930年,玛拉沁夫出生在原属内蒙古卓索图盟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个边远贫穷的山村。小学还没有毕业的玛拉沁夫,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了一所蒙古族中学。毕业后他参了军,成为内蒙古骑兵第十一支队政委乌兰的通讯员,这位女政委鼓励玛拉沁夫继续学习。这个学习的地方,就是众多老革命所熟悉的内蒙古自治学院。

  之后不久,玛拉沁夫转到内蒙古文工团工作。为了及时反映战地生活,团里成立了创作通讯组,玛拉沁夫很自然地开始了“战地记者”的工作。

  从1946年开始,玛拉沁夫用了足足5年时间恶补汉语。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去读书,就像走火入魔一般。当时玛拉沁夫的正式职务是内蒙古文工团创作组组员,就在这期间,文学的种子悄悄在玛拉沁夫心里生根、发芽,他写了一些只供自己阅读的作品,有小说,亦有散文、诗歌,还与同事合写了6部剧本,有2部还在团里排练、演出,这些都让玛拉沁夫年轻的心灵获得了极大的愉悦。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一战成名

  1951年,玛拉沁夫参加工作队,到科尔沁原做群众工作,那里是他读中学的地方。触景生情,玛拉沁夫当时就有一种写诗的冲动。而发生在草原上的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则使得他改变了创作方向。

  那年,刚生完孩子的牧民妇女塔姆发现一个逃狱的罪犯,之后有智有勇地与之周旋、搏斗,最终捉住了罪犯。整个草原掀起了向塔姆学习的运动。

  玛拉沁夫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小说。当年秋季,他就写出了一部42000字的中篇小说。读给工作人员听,读给老乡听,大家都说不错。然而,玛拉沁夫又细细琢磨了这部作品,其情节时间跨度是四天四夜,如果压缩一下,篇幅可以缩短,枝蔓可以剪掉,在艺术上会更加简洁、凝练。玛拉沁夫将数万字的原稿投入火炉,几天后,一个漂亮的短篇诞生了,时间跨度被改为黄昏到黎明。玛拉沁夫给自己的大作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并投稿到北京《人民文学》编辑部。他有种预感,这次可以成功。

  一番苦苦等待后,当年12月下旬的一天,他收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寄来的一本刊物,是墨香浓浓的《人民文学》1952年1月号——他的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竟然以特号字作标题、在头条位置上发表出来了!

  这部小说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民日报》、《新观察》以及诸多省市报刊均发表评论或全文转载,给予很高的评价。

  玛拉沁夫一战成名。

  《茫茫的草原》成为经典

  1952年2月,玛拉沁夫被中央电影剧本所聘为特邀编剧调到北京,将小说《科尔沁原的人们》改编为电影剧本,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并在全国获奖。而由他创作歌词的《敖包相会》,则令玛拉沁夫获得了更大的名气,直到现在这首歌仍然是草原上最经典的歌曲之一。

  好运频频。1952年8月,著名作家丁玲约见玛拉沁夫,对其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的才气颇为赞赏,并同意他到自己任所长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入学后,玛拉沁夫结识了文学界诸多良师益友。从那时起,作家的身份开始伴随他左右。

  这一时期,玛拉沁夫遇到了肖洛霍夫和他的经典史诗性作品《静静的顿河》。1952年秋,玛拉沁夫开始酝酿创作反映草原人民生活斗争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1954年4月,玛拉沁夫由北京回到内蒙古,在察哈尔草原一待就是3年。1956年底,《茫茫的原》上部初稿完成。次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茫茫的草原》作为献礼作品,在全区文艺评奖中获得文学创作一等奖,成为当时的经典之作。

  命运多舛。1959年秋,玛拉沁夫写完了《茫茫的原》下部,32万字。正欲向出版社交稿时,“反右倾”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运动开始了,《茫茫的草原》受到批判。文革期间,该书上部被定为黑书,而下部原稿则全部散失。

  “四人帮”覆灭后,该书上部重见天日。1979年,凭着些许记忆,《茫茫的草原》下部终于在玛拉沁夫苦苦煎熬一个春天后宣布告罄。

  草原晨曲》再树标杆

  “我们是草原的神马,飞驰在原上……”在内蒙古,这首歌几乎妇孺皆知,传唱不衰。这首名为《草原晨曲》的歌曲是包钢的厂歌,歌词就是玛拉沁夫专为包钢写的。

  时光回到1958年,这一年火热的包钢建设令玛拉沁夫下定决心来这里体验生活。当时已是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的他落户包钢,成了白云铁矿主矿车间的党总支书记。

  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负责人的珠兰(布赫夫人)辗转找到玛拉沁夫,说要拍一部反映包钢建设的电影,向国庆10周年献礼。在珠兰的邀请下,他同意创作电影剧本,并最终有了电影《草原晨曲》与传唱不衰的同名歌曲。

  若干年后,谈到对歌词的把握,他说:“我们是草原的神马”,就是用来比喻包钢人,神马给人飞驰的感觉,在茫茫原上建起现代化的钢城,是过去草原人想也不敢想、梦也梦不到的事情。“如果说我做了什么,就是抓住了这种感觉。”

  遗珠之憾

  玛拉沁夫的一生,接触了太多的文坛大腕级人物。老舍先生曾写条幅称赞他:“文坛千里马,慷慨创奇文;农牧同欣赏,山河丽彩云。”而文坛巨匠茅盾先生对他的作品更是赞赏有加,曾经著文评论:“玛拉沁夫富有生活的积累,同时他又富于诗人的气质,这成就了他的作品的风格——自在而清丽。”

  《茫茫的草原》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10多种文字,玛拉沁夫也相继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多个国家,参加过多次国际文学讨论会或作家会议。

  有人问他:“作为茅盾先生极为欣赏的作家,为何与茅盾文学奖无缘?”老人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透露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当时《茫茫的草原》已经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提名,但由于玛拉沁夫是茅盾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按照要求,作为评委,如果自己的作品参评,就必须退出评委会。思虑再三,玛拉沁夫为顾全大局,不得不忍痛放弃评奖。而同属此种情况的另一评委刘白羽,则在退出评委会后顺利摘取茅盾文学奖桂冠。

  《茫茫的原》与茅盾文学奖失之交臂,堪称遗珠之憾,但玛拉沁夫对此看得很淡。而在他的朋友李鸿然看来,不论是否荣获大奖,《茫茫的草原》都是一个醒目的历史存在,显示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实绩。(郝连峰)

  
玛拉沁夫(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草原之冬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玛拉沁夫:文坛千里马 慷慨创奇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