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花未眠 >> 正文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开头的几种理解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文章开头就劈头盖脸地出现了这么一句话:“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纵观各种参考资料,不外乎有几种理解:

一种理解: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但文章内容却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其实是作者要强调对“微不足道”的现象的“发现”与“思考”。欲抑先扬,具有启发性。

另一种是从禅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里的“不可思议”,这不正是禅的“顿悟”的无意识,无目的性吗?“微不足道”却“常常思考”则体现了禅所关涉的领域之广。铃木大拙说:“禅就在有生命活动的地方,就在我们的所有经验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考”绝对没有理智的掺入、逻辑的整合,而是无意识的“不可思议”。

还有一种理解是 “不可思议”意为“我”的习惯使然,是对自然美探究的一种内心冲动,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上寻觅美的普遍性命题的审美习性。全文围绕一个“微不足道”的“众所周知”的“花未眠”现象展开对自然美问题的讨论。

再一种理解是认为此句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理由如下:“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字面意义为不能思想、议论,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不可思议”包含着无法思考、无法想象,“不可思议地思考”显得费解,用词上既有重复累赘之嫌,又显得前后矛盾。宜改为“莫名其妙“。

还是看原文吧: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睑型。

据此我们似乎觉得川端康成在思考美与美感以及审美的时候深层探究的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川端康成要“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为什么“生与死”的问题又是“微不足道”的呢?因为川端康成说过:“我相信东方的古典,尤其佛典是世界最大的文学。我不把经典当作宗教的教义,而是当作文学的幻想来敬重。”既然川端康成不把佛典当作宗教的教义,那么佛学的生——死——生轮回转世思想当然是“微不足道”的,那只是“童话故事般的梦境”,只是“文学的想象”。但“常常思考”不就隐含着对生的眷恋吗?这与他死前对死亡的畏惧的现实似乎也是吻合的。作为另一种理解,是以记之。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花未眠,川端康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开头的几种理解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