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唐代的三首诗,接下来要学的是宋代的两首诗。先学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教师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3.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4.全体学生齐读。 5.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诗意。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本单元所选以“角度” 为主体的两首诗,一首是北宋文学家、积极推行政治变法的王安石所写的《登飞来峰》;另一首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这两首诗作者都是在观峰写景之余,揭示了全面、正确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角度的深刻道理。 学情分析: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自2001年我市启动古诗文诵读工程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每学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理解古诗方面也有了较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很高。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计划用3课时。包括举行赛诗会。)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四、回顾教学,总结学法。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 初读,译诗句——再读,说诗意——品读,谈体会——吟诵,表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五、学习《题西林壁》。 <一>、引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一背。(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 <二>、板书诗题,理解。 题:题写。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三>、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师生补充。 (庐山的资料:美丽的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是千古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天下恋"之美誉。)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曾任翰林大学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四>、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3.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全班交流。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看。 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不识:看不清。 缘:因为。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挺拔高峻的山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真实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就身处这庐山之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这句诗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深刻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或角度不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指名诵读这首诗,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默写。 六、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联系实际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 3.教师小结。 七、展延伸。 布置举行赛诗会。 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作者看似在观峰写景,实则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读来耐人寻味。我们祖国的古诗词文化丰富多彩,象这样蕴涵深刻的诗词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多多从古诗词宝库中去采撷,下节课我们来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比比谁朗诵得好,谁能够成为我们班的朗诵家。 教学评析: 这两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借助工具书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课时,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先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再展开讨论,使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客观地把握本质,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冷静地分析,才能看得更远,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再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此加深学习这两首诗后的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懂得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本单元所选以“角度” 为主体的两首诗,一首是北宋文学家、积极推行政治变法的王安石所写的《登飞来峰》;另一首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这两首诗作者都是在观峰写景之余,揭示了全面、正确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角度的深刻道理。 学情分析: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习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自2001年我市启动古诗文诵读工程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每学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理解古诗方面也有了较好的基础,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很高。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