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三大因素导致化肥市场价格上涨
新华网北京电(记者董峻)近期化肥市场货紧价扬,产销两旺,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有所减少,特别是进入10月份用肥淡季后,农业生产主要用肥品种淡季不淡,价位颇高,资源偏紧。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物资局有关人士分析,以尿素为代表的化肥品种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需求推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大幅高涨,工业用肥不断增长,对尿素的需求显著增加,使原来供需基本平衡的尿素市场转变成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价格的不断抬升。此外,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的工厂生产成本上升,对尿素价格也产生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二是出口尿素激增拉动。1至10月尿素累计出口260.98万吨,同比减少7.34%;但仅10月份就出口了52.5万吨尿素,比9月份增加43.95%,创历月出口之最,尿素出口分流了国内可供资源。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对尿素的强劲需求,使得尿素价格从去年8月份的最低离岸价每吨136美元,大幅上涨到目前的离岸价每吨215美元左右,而且出口尿素在今年尿素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和国内需求抢夺有限的资源,国内价格只能一路攀升,尽量与国际价格接轨才能保证资源留在国内。几次国内价格的大涨都是因为出口尿素价格大涨而拉动的。
三是铁路运输滞后。今年铁路运输紧张程度是近几年之最,化肥运输周期由原来的十几天拉长到一两个月,有时甚至更长,尤其是五月份后为确保电煤运输,使化肥商品的运输雪上加霜,本来今年区域市场就经常出现资源短缺现象,而铁路运输滞后造成资源不能及时补充,使得区域化肥市场货紧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