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常见的7个认识误区
误区1、抗菌冰箱长期保鲜
所有的冰箱都能储藏食物,但不是所有的冰箱都能保持食物的的新鲜和营养。谁都知道食物变质的原因主要是由微生物的腐败作用和酶的分解造成的。在低温状态下,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一般在2℃至6℃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大为降低;-18℃,微生物和酶的活动基本停止,冰箱保存食物主要是依据这一生物规则。

而目前冰箱市场上宣称能够真正保质保鲜的“抗菌保健康”的健康冰箱,主要是在冰箱的内壁、搁架以及拉手等部件中加入抗菌抑菌的原材料,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应该说这种做法对于人们的健康是有好处的。需要提醒的是,对某些厂家的宣传广告要警惕,不要以为“抗菌”冰箱可以“杀菌”,它起到的作用只是抑制细菌在冰箱内的部件上生长,对于食物本身的病菌无能为力。因此,冰箱内的食品一定要洗净煮熟后食用。
误区2、健康空调防空调病
空调病的说法使许多想装空调的人有所顾虑,家用空调机的制造商们针对这种心理,推出所谓的“健康空调”。其具大措施是:多重过滤,除去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和异味;采用所谓的“光触媒技术”来来吸附用室内装修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加设一个负离子发生器。这样的措施是否就能保证人的健康,使之成为“健康空调”呢?
答案是否定的。空调病并不是空气过滤得不好或是室内有异味而产生,而是因室内空气不新鲜所致。为了节省能源,空调房间大都门窗紧闭,与室外的新鲜空气隔绝。因此,室内缺氧,多余的碳酸气排不出去。众所周知,足够的氧气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第一要素,也是抑制空气中细菌繁殖的重要条件。目前无论是家用柜式空调机,还是分体都没有新风道接口和吸入新风功能,是完全内循环的空调方式。不论如何改进,若不引进室外新鲜空气怎能不得空调病?
误区3、电热水器出水断电
电热水器目前已是技术成熟型产品,水电分离是指电热水器在指电热水器在内在结构的设计中就采取水电两路完全分离的设计方案,也是电热水器成为商品必需保证做到的安全原则。而出水断电的说法和做法本身就存在着不科学性。
首先,如果产品防漏电的安全性能做得好,何需用断电来防触电?其次,这些“断电”装置必然增加产品的成本和售价,背离产品应有的安全原则,买一些所谓的安全保障,对消费者是否公平?再有,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热水器频繁地开关,其寿命都会缩短,况且如果在洗澡时断电了,意味着电热水器不再加热,那么,随着洗涤时间的增加,流出的水会越来越冷,再使用需重新烧热一整桶冷水,它远比持续保温要费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