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课前大家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部分):有。
师:阅读课文前大家听说过奥斯维辛吗?
生:集中营、二战、犹太人、屠杀……
师:关于二战的题材,有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如《辛德勒名单》、《钢琴家》、《美丽人生》、《灰色地带》等都让人流泪,因为它们都在拷问所有生者的灵魂。
下面,我们用《辛德勒的名单》带着大家走进奥斯维辛。
(播放电影片段《辛德勒的名单》,播放器故障,没打开。)
师:《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相当经典。整个作品均是黑白的色调。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这是银幕再现的历史。那么今天来到奥斯维辛的人会什么感受呢?
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的感觉。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
(学生读课文)
师:不少同学已经看完了课文。请你思考一下,你会要用哪个词来概括,这个词可以是文章中的,也可以是文章之外。但一定要用文中一个具体的例子解说。
先请一位同学。来,这位女生,准备用一个什么词?
生一:我觉得现在的奥斯维辛和以前的不一样。以前的奥斯维辛是“恐怖”,现在的是“安静”。“安静”的例子在第1页第一段,“恐怖”的例子在第1页第五段。
师:旁边一位,你会选一个什么词?
生二:“讽刺”。这个词贯穿在全文,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犹太人死亡的牢笼,而现在这里却是孩童嬉戏的地方,阳光灿烂。对待历史,人们是来旅游观光。书中有一句话写得好:“来人的目的个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最后一段说这里没有新鲜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也是一个讽刺。来到这里看到的都是恐惧,有什么可报道的?
师:请坐。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发现你和同伴找到的例子是相同的,都是环境描写,但感受不同。我刚才的问题是文中具体的例子。还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可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生三:我觉得是“噩梦”。出现在第二段,每场梦都会有梦醒的时刻,奥斯维辛在梦中是一个黑暗的无底洞。
师:很有趣。大家的例子都集中在一点,环境描写上。除了环境描写之外呢?
生:挣扎。例子在倒数第二段,“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绝望中的挣扎──而微笑”。前面描述奥斯维辛的可怕,最后却点出在可怕的环境下有一个温和的微笑。
师:所以你认为绝望中不乏希望,是吗?
她读出的是这是人物描写,一个温和的微笑。其实文中可以读出许许多多具体细致的描写,环境,人物,看看还有没有。
生:还有语言描写。倒数第二段:“……够了”。
师:我举一个例子好吗?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影片《辛》:夜里,德军找来大夫,持医用诊听器来勘察楼层夹缝中是否有人藏匿……诊听器本来是给人以生的希望,在这里,却带来死亡的信息。──生的荒谬!
师:请看一张图片(出示图片──集中营的大门上有三个词,组合起来就是:“劳动使人自由”。)看了这一细节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讽刺。
师:这个细节里传递出一个信息、思想,就是哪个灾难岁月中,一个莫大的生命谎言。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讨论,在刚才找出的细节中能不能思考它们所引发出来的思想。
(同学思考讨论)
师:(提示)讨论应该是交头接耳的,而不是埋头苦想哦。
(同学开始自由讨论)
师:我看到你们刚才讨论得很热闹,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对某一细节的思考说出来。
生:还在思考。
师:那就把思考的问题提出来。
生:文章中“参观着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
师:“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哪个同学来回答?如果你无法回答,就把你的某一细节思考说出来。
生:第2页的第二自然段。
师:能否告诉我“惨状”是什么?
生:生命的消亡。
师:后面的两位女生──
生:第2页第三段最后一句,“在德国人 怒放”这句比较讽刺,反衬犹太人被屠杀。
师:这个细节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首先我想提醒大家,这篇文章是二战后写的,不存在讽刺,而是一种憧憬。“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
师:在这里我听到了两种声音。因为他们所关注的细节不同,感悟也不同。我发现同学们关注到文中两种非常鲜明的细节特征:黑暗的,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消亡;与之相对的是光明,读到了雏菊,微笑。也就是我们在读到生命的消亡的同时,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师:刚才说的都是生命,有没有不谈生命的。我们来关注一个细节,第2页的第五段。
(多媒体显示图片──一个长条盒子。)
师:刚才有人提到“羞红了脸”,大家看到这幅图片有什么感想?
生:“反省”。二战后经济发展,人的观念改变,现在人过着奢侈的生活,忘记了过去,看到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的地方,会想到曾经的贫穷。
师:它让你想得到是“贫穷”?
生:不,是“丑恶”,它限制了人身自由。
师:很好,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尊严受到冲撞。
可见,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见微知著。不仅是展示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希望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
师:有一句话说,中国的人性自觉是从文革以后开始的,西方人性的自觉是从奥斯维辛之后开始的。
师:对于细节我们应该做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思考仅仅是生命的消亡,人性的丧失,读出的除了沉重还是沉重。文章中的菊花和微笑,让我们还是看到希望的。寒冷中寻找温暖,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才是文章审美所在。
师:我又想到一个问题,这是外国作品,有不同的译本。它有另一个译名──《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师:课文为什么不选择后一种呢?比较一下两者的不同。提醒一下,第二种译名觉得很熟吧?对,答案就在文本中。细心地读1、2、3自然段。这三段中是否反复出现一个词?
生:“可怕”。
师:刚才你的感受是“平和”,你再站在作者的角度斟酌一下,这里的“阳光明媚”为何会觉得“可怕”?
生:相冲突的,历史是残酷的,我也不太理解,“一切都可怕得颠倒了”,我不理解。
师:这位同学,你理解吗?
生:历史在远离,现今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抛开噩梦,把这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这里嬉戏。从作者的用词可看出,作者不仅是为了对比,我一开始认为是“讽刺”,也是一种反思吧!
师:这里作者“怕”什么?
生:怕悲剧重演。
师:为何有此担忧?
生: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
师: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
生:遗忘!
师:很好。可以体现一个话题──“忘记与铭记”。也就是为何以“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为题的原因,过去的一切可能被遗忘了。亡国先忘史,怕的就是这个。
师:正如文章中“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有一种“不安的心情”──怕。
(多媒体出示一段话。) 多媒体显示: | |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 |
|
|
师:从中我们也读到了记者的责任,那就是牢记历史。
师:我自己在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生:修饰词太多。
师:能否举个例子,什么是修饰词?
生:形容词,像我们做的阅读理解。
师:我能不能帮你补充以下,你是不是觉得过去阅读的新闻很客观?修饰词呢?
生:可怕,恐怖,都是表示内心的词语。
师:我帮你说,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还有吗?
生:细节。这篇文章具体、细致入微的描写很多。
师: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价值所在,本文的价值在哪儿?
师:我选择了普利策的一段话(多媒体显示): | |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 |
|
|
师: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给这篇文章写一段颁奖词? | | 先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著名的象征主义戏剧家,一部六幕十二场的童话剧作《青鸟》对世界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该剧表达了对探索人类真理的努力,强调幸福就在人们身旁,只有慷慨地把幸福给予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幸福。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他作品的风格具有深远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迥然不同。他才华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特征已经上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境界,它拨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纤细的心弦。 | |
|
|
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同学们试写颁奖词──多媒体显示上述新闻或作品的颁奖词。)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因为他作品的风格具有深远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迥然不同。他才华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特征已经上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境界,它拨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纤细的心弦。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颁奖词的写作。一人执笔,准备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颁奖词:
小组一:因为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有着非凡的创造性,他作为记者所具有的正义感、使命感让他的新闻报道突破零度报道的界限。正式他的正义感与使命感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性与良知。
师:提一个小小的意见,颁奖词重复出现了“正义感”和“使命感”。语言不够简洁。有请下一位──
小组二:因为他的报道突破了零度写作的束缚,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细节地描写了奥斯维辛带给我们的反思,唤醒了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人性尊严的关注,对生命的希望。
小组三:通过环境及参观者的细节描写,再现了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氛围,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民族责任感的高度给人的心声带来极大震撼,其中体现出的希望,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缺乏的主旋律。
师:写得好,相当完整,既概括了作品的创作手法,又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注。
师:再看一个小组,写的特别有创意──
小组四:一篇不同以往形式的新闻报道,一篇发人深省的轰鸣,一篇有关二战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没有什么新闻的背后是一则惊天动地的新闻。
师:我也展示一下我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记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更记住“奥斯维辛”!
师:好,下面是课堂结语──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结束课程,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