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张校长的有关“课堂浪费”的现象,我感觉平时似乎真的有点浪费,特别是,我一直教的是低年级,那些孩子不管是芝麻点的小事都要来告诉,以至于课堂上的浪费现象不少。另外,我觉得在上课过程中,教材上所讲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就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也出现了浪费的现象。 如今天,我上的是《一株紫丁香》,学生平时没有机会见到紫丁香的,为了不在课堂上再出现浪费的现象,我在课文的导入后,就问: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紫丁香吗?
生:没有。
师:没有见过紫丁香的小朋友请举手。(学生面面相觑,而后举手如林)
师:没关系。(以手势示意他们放下手)
没有见过紫丁香的小朋友,只要你再读读他的名儿,老师相信你准能猜出他的特点来。(学生自读词语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他叫“紫丁香”,那他一定是紫色的。
生:对,我也觉得他的花是紫色的。
生:我想他还有香味。
生:(迫不及待的)是的,他一定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香”字。
生:我认为紫丁香是一种开着紫色小花,散发着迷人香味的植物。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真爱动脑筋,仅仅读了“紫丁香”的名字,就猜出他的特点来了,真了不起!(出示“紫丁香”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就是紫丁香。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改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的环节中,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变知识的阐述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了解和认识了紫丁香。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紧抓住时间,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改变为主动的去探究,也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再次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