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咸阳市7—9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努力提高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咸阳市中小学有效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有效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依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指导意见。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基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依据教材,把课内的注音词语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将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要多加区分和练习,知道它们各自的用途。对于同义词、反义词、常用成语、关联词等分门别类,采取注音、辨析、改错等多种方法,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于标点、修辞、句子成分的搭配等都要进行训练和考查。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名篇名句,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准确,更要字字落实。此外,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懂得词的分类;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二、加强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质量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要多朗读,带感情地去读。大声带感情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教材中所选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多读、多诵、多背,并由“浅”层次的阅读向“深”层次阅读迈进,在读中悟,在悟中化,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抓住契机,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文本,充分利用教材。另外,对于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以及不少写得相当不错的现代文,应尽量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文言文学习中,更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做到能准确理解内容,能正确翻译文句。
第三,要培养学生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如圈勾点法,质疑探索法等,这些都是阅读的好方法,也是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还要教会学生把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密切结合。
第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阅读的基本要求,还应做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每年应阅读两到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30篇。对于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还应在不同学段培养不同的阅读能力。
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
七年级:
①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②能够区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在阅读简单的说明文时,了解说明顺序,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时,初步认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并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学习课本中的文言文时,积累一定的虚实词,并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③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中心,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作品中的情境、形象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有自己的心得,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初步学习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八年级:
①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50字,并且能做到边默读边用一定的符号勾相关信息。
②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掌握律诗、绝句、词的相关知识,掌握散文的特点,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掌握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不但应掌握其作用,而且要做到熟练运用。
③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重点放在说明文上,要求掌握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作诠释、摹状貌等常见的说明方法。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九年级:
①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②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并且能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区别和作用。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诗歌、散文的特点,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了解戏剧的有关常识。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并且能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③ 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学习此类作品的方法。尤其在阅读科技说明文时,要了解相关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等知识。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三、加强作文教学,提升写作能力。
平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训练,如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而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列纲起、修改加工等环节,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文中要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用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情感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和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
② 文章的立意要新颖,写作切入点要独特。首先是立意要新,中心主题要有所升华,而非就事论事。其次是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要新颖。第三是写作时切入点要独特,选材要新。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生活的积累和经常性的练习。写作时应从生活入手,重点训练“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要敢于合理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写出自己的“情”与“思”,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突破作文这一难关。俗话说:“文以载道”,文章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的,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③ 要注意写作文体要规范。记叙文怎样写,议论文怎样写,要做到心中有数。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并根据自己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④ 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在记叙文中,如比喻、夸张、名人名言等;在议论文中,如举例子、列数字……等,还要注意中心句的提炼,要简明扼要,一开始就提出论点,每段的开头或结尾为论据,在文尾最好点题,与作文开头相呼应。
四、加强综合性训练,提升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教师应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进行梳理和整合,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实际,适时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以培养学生组织文学活动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同时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教师也可针对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学校、班级、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等,让学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并以文字、图表、图、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而学生则要在各种活动中,能提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总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文积累,使之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以自主、合作、探究应成为主要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生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教育质量。
 
 
 
咸阳市7—9年级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对我市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学中的相关建议
1、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精心设计教学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章节或单元目标和学段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例题、练习题设置和课堂小结的设计。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反馈,不断调整,使学生学有所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会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学中要始终紧扣《新课程标准》,正确处理好教科书和教学的关系,做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科书及教辅资料进行有选择有组织的“再度开发”,并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使课堂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特别要精心设计“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保证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避免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偏差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与把握的越好,就越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方向性与针对性。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教学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只有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当学生积极参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自然流露出探求新知的激情,课堂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活跃,这就需要教师同时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走向,控制好互动的秩序和节奏,避免课堂失控,成为一节非常热闹的与数学无关的活动课。
5、注重作业布置的科学性。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选择性,不能盲目随意布置,这样才能增强作业的实效性。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每次作业都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要充分发挥作业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做到“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改。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抓好分层布置作业与感情投资。
6、注重数学辅导的针对性
辅导是反馈教学信息、落实分层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辅导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要注意采用集中上课、面批、谈话等多种形式。各学校应建立学生辅导档案和教师责任档案,落实配套措施,及时检查辅导效果。
二、 各领域课堂教学建议
1、数与代数部分
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符号来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发展符号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用数和符号表达的问题;从数和符号运算中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检验。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一﹑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使学生体会用数学和符号表示及交流的作用,感受数学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二、在教学中强调数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通过由数想形,由形想数,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的理解与认识。三﹑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规律、公式、法则,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空间,注重对规律、公式、法则等的理解和应用。
2、空间与图形部分
    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同时,通过对图形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证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使他们理解证明的意义和过程,体会推理和证明的力量。在教学中应注意:一﹑几何课程不仅包括平面图形,还应包括空间问题,及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促进学生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中发展空间观念。二﹑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多种方式探究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度量等,使学生体验更多的刻现实世界和认识图形的角度和工具。三﹑注意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把证明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统计与概率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他们从统计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在面对大量数据能作出合理的决策,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统计与概率课程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一﹑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并且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收集与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二﹑教学中要加强小组合作活动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如概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因此,教学中要综合多个甚至全班学生的实验数据。三﹑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注意从实际生活中收集资料,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
4、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课题学习中,教师应更多地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综合应用,体验各种数学表达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并用适当的数学语言对所得结果进行解释和交流,发展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尝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进度整体规划
 
      时间            年级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1—10周
11—20周
1—10周
11—20周
七年级
1—4章
5—7章
1—4章
5—7章
八年级
1—4章
5—8章
1—4.4
4.5—6章
九年级
1—5章
上册完及下册1、2章
下册3、4章进入复习
中考复习
 
 
 
咸阳市7—9年级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为了落实《咸阳市初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有效指导我市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及学校实际,特制订《咸阳市2010—2011学年度7—9年级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我市7—9年级英语教学从三个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仅供教师参考。
一、各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七  年  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七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应当遵循“讲方法、缓起步、重适应、慢加速”的教学原则;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抓好词汇的学习和应用;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为中学阶段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课标要求的七年级词汇量。
  2.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及功能句型等。
  3.语法项目
    Verb be
    Verb have (has)
    Simple Present Tens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be going to (will)
    There be
    Using “it”
    Special Questions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Plural forms of Nouns
    Prepositions
    Numerals
    Adverbs: always、usually、 sometimes 、never
    Exclamatory Sentences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脱节,尽管小学从三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小学毕业后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研讨小升初的衔接教学,探讨最佳方式或方法。
2.加强词汇记忆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词汇量大,不少单词拼写难,学生掌握不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优势,帮学生采取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记忆单词、扩充词汇量。
3.预防学生过早分化。在优秀学生更加突出的同时,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以往大,且学生的分化从七年级上已开始凸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备课时要分层兼顾,问题设置、作业布置等应照顾到全体学生,每节课让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否则差生面会更大。
4.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或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善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进度与抽测安排
七年级上册教学任务应在考试前两周即2010年元月上旬完成,复习1-2周后进行期末抽测。
七年级下册教学任务应在考试前两周即2011年6月上旬完成,复习1-2周后进行期末抽测。
考试题型:听力和笔试  听力20分,笔试80分,包括:单项选择、情景交际、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补全对话和写作。
八  年  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分化期,针对这个特点,教师要正视个体差异,注意合理采用分层教学,多关注后进生;以话题学习语法,在句中学习词汇,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巩固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读写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拓宽教学资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好知识基础,提高语言技能。
(二)教学内容
  1.课标要求的八年级词汇量。
  2.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及功能句型等。
3.语法项目
Simple Present Tense
Tag Questions
Possessive Case
Pronouns
Positive Sentences
Negative Sentenc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Past participles
Verb-ing
Reflexive Pronouns
Word building
Prepositions
Five Types of Simple Sentences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Modal Verbs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perfect Tense
Indefinite Pronouns
Object Clauses (I)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八年级应防止学生分化,可在词汇上进行尝试。
1.教会学生采取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归类识词、拼写相近识词等,词汇量应丰富,“阅读”就会事半功倍,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这时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平时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集中识词。
2.教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如何进行跳读、扫读、通读、细读等技巧,并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速度,理解、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和作者意图。尽可能每天精选一篇文章,根据学生程度,分层限时阅读。
 3.坚持每周练写作。让学生每单元根据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写作1-2次,也可以让学生写英语日记。鼓励学生用英语思维。
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合理取舍、增补、拓宽、延伸,尽最大能力防止学生分化。
(四)教学进度与抽测安排
八年级上册教学任务应在考试前两周即2010年元月上旬完成,复习1-2周后进行期末抽测。
八年级下册教学任务应在考试前两周即2011年6月上旬完成,复习1-2周后进行期末抽测。
考试题型:听力和笔试  听力20分,笔试80分,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词填空、补全对话和写作。
九  年  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九年级面临毕业升学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考试的评价功能和选拔功能,加强语言知识的理解、渗透;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始终贯彻各种“话题”为主的语言交际和实用进行练习、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为初高中的顺利衔接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1.课标要求的九年级词汇量。
  2.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及功能句型等。
3.语法项目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Adverbial Clauses
       Articles
       Compound Sentences
       Passive Voice
       Imperatives
       Infinitives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Past Future Tense
       Object Clauses (II)
       Object Complements
       Attributive  Clause
      Adverbial Clauses(II)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查漏补缺,面向全体。
2.系统学习九年级教材,讲解应面对中考,针对性要强。
3.第一轮复习,注意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4.第二轮复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会归纳、总结,查找不足。
5.第三轮复习,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克服困难,培养竞争意识。
6.注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及心理变化,及时做好学生思想疏通和心理协调工作
讲课阶段:
根据九年级实际,平均每周讲一个单元。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各单元“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强化目标要求;以教材为教学载体,实现目标要求。
2.教师注重渗透“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和教学途径”, 使得英语教和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交际功能的实践围绕着话题进行,语言结构的学习和掌握融入综合的语言运用活动之中,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3.在处理教材时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采取改、换、舍、加等方式进行灵活处理。
复习阶段:
如何准备中考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考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主动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就有意识地协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查漏补缺。
另外,还必须进行专门的系统复习。复习中应注意:
1.计划性:九年级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应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认真分析新的命题趋势避免盲目性复习。
2.针对性:协助学生将三年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使处在分散、支离状态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构英语知识体系。
3.条理性:第一轮——基础复习。依标靠本,温故知新,按单元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注重词汇、短语、句型的过关。第二轮——专题复习。系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复习。第三轮——指导适应性复习。调整心态,进行中考模拟训练。
4.实效性:抓关键,讲方法,多总结,勤反思,精讲精练,在命题、阅卷、分析、讲评指导及练习后的反思上下功夫,注意新题型训练。
(四)教学进度与抽测安排
 在完成新课的基础上,系统安排阶段复习,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贯穿各个阶段。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
(一)听说课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含有一个语法项目、强调一项语言功能。配有一定听力和机械仿读。以“听”“说”为课堂教学主调、多种教学方式、多项巩固形式,学习词汇,操练句型,练习话题,掌握功能;摆脱重知识传授轻讲解过程、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讲练课
每个单元都有练习巩固课。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口使用所学词汇、句型练习语法知识为主,达到语言的交际和使用;采用多层次、多种类的练习形式和模式,巩固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容量适当、难度相当、显示层次和梯度。
(三)阅读课
1.精选阅读材料 2.限时独立完成  3.反馈校正互评  4.方法技巧点拨
(四)写作课
 1、明确写作目标准备阶段 2、自主写作阶段 3、评改阶段 4、自我总结阶段。
 此类课型还有写作四步法:1、定标写作;2、评议点拨;3、修改提高;4、美文赏析。
(五)复习课
1.明确考纲考点;2.实战专题训练,3.总结规律方法;4.难点查漏补缺。
三、教学建议 
广大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克服困难,充分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搞好初中小学的衔接教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开阔思路,更新知识,改革教法,努力用新的课程观来指导教学实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全面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各年级备课组一定要组织教师提前通读教材,要求能全面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理清初中英语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单元内部的结构体系,便于统筹安排教学。
2、加强双基训练。在教材的使用中应该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得到提高。避免贪多求全,力求面面俱到的现象。在备课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基础知识展开教学,围绕基本技能展开训练,不要随意提高教学要求,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语境。英语学习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操练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采用完成课题式的教学方法(Project approach)。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材料,结合实物、图片、录音机、网络等资源,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资源,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法,用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训练、强化基础知识。
4、搞好词汇教学,夯实语言基础。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语言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的运用。没有词汇的掌握和积累,就根本谈不上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但词汇的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的背诵去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自己要示范到位,发音清晰,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置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过好词汇记忆关。为此,单词仍然是七年级的教学难点,只有打好了词汇的基础,才有可能在阅读、写作等方面驾驭自如。在词汇量较大时,教师更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尤其在词汇的要求上不要随意地提高。
5、重视朗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朗读可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奏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朗读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就不可能有流利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的教学,要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跟录音朗读,个别、同桌、小组和集体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七年级开始就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个语篇进行阅读训练。不同的题材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阅读技巧,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需要持之以恒。
6、加强集体备课等教学环节,提高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就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提高。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能够更深入和拓展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也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形成合力,更有利于提高同年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加强集体备课是教好新教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之一。集体备课要做到有分工,有合作,分工要明确,要有统一要求。一人主编,多人参与,集体研讨,形成定稿。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写出符合集体研讨思路的课时个案。
 
 
 
咸阳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教学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创新为重点,切实改革课堂教学;在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训练课、检测讲评课、实验探究课的五课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突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环节的教学;让《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具体讲要落实三步、四环节、五课型的要求;以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研究实施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要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分为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6.通过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揭示生产技术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熟练掌握所展开的劳动教育技术。其基本内容包括,通过物理科学的发展与工程技术发展的关系,以及科技发展与工程技术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生产力的密切而普遍的联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深化劳动观点的内涵,培养实际动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运用物理知识完成生活和生产中某些简单劳动的技能与技巧。
三、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物理学科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物理新教材虽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立足基础,突出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教师必须提前编制并印刷好物理预习学案,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学案,并于新课教学的前一天上交预案。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 注重物理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课内探究、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好课内探究学案及课后练习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具体的说就是学生照提纲看书、看笔记,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完成对本部分知识的梳理,写出知识网络结构。
物理教师必须提前编拟导学提纲,提纲的编写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目标的表述要避免使用知道、理解、掌握等笼统的字眼。导学提纲的形式最好是问题式,表述时要把问题说具体,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求干什么。要注意对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复习,不引导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知识梳理课同样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是不简单的记忆知识本身。
3、 讲求物理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结合市课改精神,体现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理念。教师根据学生复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教师预设的问题,结合自己对本节或本单元知识的把握,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重点研讨。组内研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交流知识构建的情况;二是对自主复习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三是教师在“学案”中应该依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对这些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准备展示。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和同学共同研究,从而了解学情。研讨过程以学生合作交流形式为主,必要时教师给予适当点拨。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有效训练,选择典型试题,进行解题方法指导。例题可以分为基础性的和能力性的。点拨的重点是紧扣知识、点拨迷津、培养能力(特别是审题能力)。应进一步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答题规范的指导。选题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变式训练、多解多变、多题归一。一般基础题由学生自己解决,中档题教师要给予点拨,讲要讲透、指导到位。针对本节课复习目标,进行当堂测试。试题的命制原则是依据复习目标、针对复习内容,复习什么就测试什么,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和疑点。测试题的容量要适中,最好控制在5分钟能够完成,2分钟批阅,并搞好反馈评价,及时反馈矫正。
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探究;每课必练,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物理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后延伸,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教师编制的学案或学生手头具有的学习资源,分层次布置拓展性学习内容或拓展性练习;结合个人学习情况、教师提供的资源,自发进行拓展性学习,以便达到自我完善提高的目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便利条件,及时进行互评。布置课后拓展性学习内容或拓展性练习内容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拓展性学习内容或拓展性练习必须紧紧围绕当堂达成学习目标设计。
物理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进行野外考察、工厂考察、进行实验调查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 加强物理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还要上一堂教学观摩课。优化课堂教学,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 。
7、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8、教师要设法鼓励、提示、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1)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新的知识。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还是调查,都注意尽量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2)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极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应因势利导,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3)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要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课本示范得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学中,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从电视、电脑、报刊、书籍、音像、事实、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
(4)注意讨论交流习惯的培养。探究教学过程的始终,都需要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交流讨论,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更迅速地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更快地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尽量增加学生讨论机会,以便于讨论习惯的养成,为促进交流讨论习惯的养成,在学习情况评价表中专门设置了“小组讨论发言情况”一栏内容。
 
 
 
四、教学进度
八年级
(一、北师大版)
第一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第一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四章声现象
第二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五章 光现象------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二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八章压强和压力
(二、苏教版)
第一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二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八章
第二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九章 力与运动----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九年级
(一、北师大版)
第一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一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第二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第二学期下半期内容: 中考总复习.
(二、苏教版)
第一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第一学期下半期内容: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第二学期上半期内容: 第十五章  电磁转换--------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学期下半期内容:中考总复习.
 
 
 
咸阳市初中化学学科中考复课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考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以达到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目的,使学生能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相联系,从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应考能力。
但是初三化学总复习的时间一般为 2— 3个月,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又由于升学压力增大,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了难度。因此,我结合近几年我省中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和我市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对 2010年中考化学复习工作提出如下建议,请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一、复习时间安排
1. 单元复习(系统复习): 结束新课    ——5 月 10日
2. 专题复习: 5 月 11日 —— 6 月 2日
3. 模拟训练: 6 月 3日    ——6 月 15日
4. 自由复习: 6 月 16日—— 中考前两天
二、复习阶段安排
(一)单元复习也叫系统复习
系统复习的目的在于夯实基础。学生没有牢固的双基,便没有足够接受新事物、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基本知识教学,并力图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因此,本阶段是本阶段生化学复习的主体和核心阶段,其成效决定初中化学复习的成败。
按课标要求和中考说明,把全年级所学内容分五个知识块复习:(1)身边的化学物质(2)物质构成的奥秘(3)物质的化学变化(4)化学社会发展(5)实验与科学探究。
这一阶段复习的总要求是: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基础,全面、系统、细致复习。 通过研读《课标》,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紧扣课本、吃透课本是搞好系统复习的立足点。要重视课本的阅读,让学生仔细品味、琢磨课本内容,正确理解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和规律。细读课本中活动与探究,理解每个探究活动的原理和操作要求,明白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通读课本,做到节节清、章章明。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例如计算题——下册P94的第十题,科学探究——下册P94的第九题,综合实验——下册P118的第七题的第三问等是中考命题老师的题根,所以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素材,在考前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学习过程的细化。
本阶段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要以“课标和课本”为依据,以扎实基础为复习要求,复习的目的就是再现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消灭知识盲点,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规范学习习惯。如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只是把各章的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整理,现在就要指导学生把有关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在此,老师一定要起到的指导、引领的作用。
2.建议以“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列表比较、练习检测”为主要方法,如这几年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把一些复习内容用电脑制成网络图片打印出来贴在各个教室,以供学生复习参考。把复习内容同灵活多样的例题、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引导复习深入进行。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习题查漏补缺,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复习的效果应达到“准、规范、熟”的要求。
3.起点要低,多关注基础差的学生,对他们要多关心,多鼓励、多检查,可分小组,接对子等方式,动员同学互相帮助。利用学科骨干帮助老师检查整理笔记和听写,形成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采取鼓励,奖励进步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复习氛围,每次月考对进步学生张榜公布。
  (二)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进行知识重组和专题归类,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建义老师尽量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使复习做到对症下药、系统全面。制定的复习方案要充分发挥复习的功能,在内容上要打破教材章节的界限,可以按照知识的认知顺序和认知规律重新构建成主线鲜明的知识系统,进行专题复习。专题的划分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同组教师要团结协作,多讨论多交流,各显其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题的类型建议如下:
1.知识型专题
如: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构成;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解度曲线;典型的气体;常见的金属;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化学与生活;化学社会……
知识型专题的数量多少,每个专题内容覆盖面的大小,可因学情、考情等具体情况而定,专题的数量可多可少,内容可细可简,其确定的原则是:①立足双基,突出重点,抓住主干,瞄准关键,不搞面面俱到。②巩固完善、查漏补缺。对第一轮复习中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可在此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以弥补缺陷。
2.应试技能型专题
如: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信息给予题、探究型试题、知识归纳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化学试题中的图像、图表分析题等,是近几年中考化学的常见题型。对这些题型的解题策略和思维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总结,并进行专门训练。比如探究性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此类试题是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背景,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为载体,取材于实验情景、日常生活情景、社会问题情景等,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题型多样,尤其侧重实验探究。从这两年的中考题分析,探究形式分为 :
(1)实验探究 ,其步骤包括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品、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推理结论。
(2)调查、辩论活动,要求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调查并获得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教育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解题时关键要抓住题干中所给出的实验目的、原理,确定实验变量、提出假设或猜想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用于训练的题量不宜过多,但一定要精,要有代表性。
3.社会热点专题
近年中考化学试题均注重试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化学与科学、化学与生命、化学与健康、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等问题的情景材料所涉及的双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试题只是借助“热点问题”提供一个较新的情境材料,所要考查的还是“双基”的理解与应用。
也可以把专题划分的再细小一些,如我了解到某校有一年把所学内容划分成九个专题: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化学社会发展;3.身边的化学物质;4.物质构成的奥秘;5.物质的检验与鉴别;6.化学实验;7. 科学探究; 8.化学计算;9.实验探究及其综合计算等。然后几个化学老师分别准备,他们要求每个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专题:(1)知识归纳整理:整理考查内容、整理考查形式、整理答题要点。(2)典型问题探究:示范例题,具体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方式。(3)学以致用:要求老师博览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深刻研究陕西省的中考试题,汇总并编辑专题练习题。
本阶段复习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引领、答疑解惑。安排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题,老师辅导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检查很重要。
(三)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此阶段要精选中考模拟试题和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进行模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阶段复习要继续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新背景、新材料、新实验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避免题海战术,强调“精练、透讲、透评、深议”,在训练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训练学生应试技能,提高解题速度,特别要强化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加强学生应试心理训练和应试习惯培养。
(四)自由复习
主要任务是梳理知识,调试身心,沉着应考。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静心梳理;重温旧题、查漏补缺;调整身心,从容应试;应提醒学生避免过度放松或过度紧张,帮助学生抓准自己的薄弱点和增长点,完成对学科知识的“顿悟警醒”。
三、问题与建议
(一)在整个初中化学复习中,要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常见学生的认知水平低下的问题:
1 、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完全不清楚你在讲什么。
2 、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楚概念、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需要记忆的东西有大段的缺陷,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3 、化学用语不熟练,应用起来漏洞百出。
4 、知识难以转化为能力,情境变化不知所措,惯性思维,变通能力差。
5 、表达不规范、不准确。解题随意、不规范。
6 、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意志品质不过关。
7 、缺乏生活经验。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8 、学习精力不平衡,不集中,应付做题,大部分精力用于其它功课,化学学习不主动。
(二)针对现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利用好后期复习,提出几条建议:
1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清化学复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复习阶段准备要干什么,要学生做好思想准备。通过教师的范例介绍使他们能看到自己学好化学的希望,增强学习的信心,主动配合教师搞好复习。同时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分配好精力。
2 、下调复习的重心。以基础差的学生水平为起点,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差生,多提问、多鼓励,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同时应给他们明确的任务,督促其完成,让他们慢慢找到成功的感觉。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也要关注优秀学生的表现,主要在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解决问题的细节上对他们提出要求,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作为。同学之间接对学习,同伴互助也是可以考虑的。
3 、在细化要求的同时,同步解决以前作业中的问题。对于差生来说,订正作业比做题更重要,有的作业还需补做。不少学生课本上的作业还是空白,这时候地毯式的清理就很重要。建议每单元做一套试题,既是作业也是考查任务。
4 、适时进行效果分析。我们这样复习到底还有没有问题,问题有多大,在哪些地方出现问题,哪些学生还要进一步强化,需要经常回头看。
5 、在解决问题(即应用)中学习。知识整理学习时,要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硬绑绑的知识归纳和罗列,学生感觉无趣,也不能应用。大凡物质性质都应该找到表现它们应用的具体情境或实际问题,要善于创设情境,结合应用串讲。比如:利用酸的每条性质分别设计方案检验酸的存在。
总之,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用新的思想去组织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学目标,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老师们要多进行课后反思,反思方法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反思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有机地结合等。
 
 
 
 
咸阳市7—9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核心,以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全面实现思品学科“三维”目标,并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目的。
二、工作思路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学习,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充实和提高专业知识与素养以及教学技术和策略; 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改革的要义和执行课程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初中思品新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和规律、针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加强研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思品课堂教学常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针对性,不断拓展思品教学的空间,利用好、处理好并挖掘、开发教师、教材、学生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丰富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工作重点
1、围绕“转变教与学方式”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改革课堂教学。以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使思品课堂变得生动、让学习成为互动探讨、知识生成、养成能力的过程。
2、从初中阶段教学地位与学生特点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保障初中思品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益,为高中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动摇;重视初中三个年级学习的各有侧重和相互衔接:
七年级: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自立自信自强的青少年。
八年级:通过对道德和法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较强责任感,有良好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民。
九年级: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的依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品质,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成长为一名负责人的社会成员。
四、具体实施意见
(一)课堂教学实施
  1.积极构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遵循“自主感悟——共同探究——生活再线——收获平台”四环节进行,使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任务。其教学环节的设计及要求如下:
(1)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运用漫、故事、歌屈、情景表演、视频材料等多种手段,激发情趣,自主感悟,设疑导入,让学生自主感悟本节课所要解决的生活话题。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
  确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的成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根据具体情况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立一至两名中心发言人。再讨论、探究中,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且有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力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师生合作互动,再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适时解答学生的迷惑,使学生应理解的思想观点、价值标准更全面、深入。
  (3)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创设复杂、两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及生活实际问题。
  (4)成果交流,积累收获——抓住知识间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对学生的生成性成果给予及时评价,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点拨学生的空白点、疑惑点,适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要树立“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力求做到低耗时,高效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2.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关键点是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促使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教师教学准备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如学期(年)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的措施和方法,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科教研活动计划;个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计划;教学研究计划;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实验计划;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等。
  2.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即备课。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生、教学条件等。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时将社会热点、难点及学生的迷惑点引到课堂,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帮助学生提升价值标准,引导学生践行。
  3.做好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工作。作业题要精选,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贴近学生生活,既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价值标准,又注重引导学生道德践行;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规范作业的检查和批改,做到批改及时,全批全改、有错必纠、及时反馈。及时做好作业的讲评,对错误集中的问题要集中订正;对学生的成绩、进步要肯定、鼓励;对学生纠错的作业要复批。
  (三)学生学习培养
  教师要精心做好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学会课前预习。能根据学习进度,及时预习,基本理解新知识的大致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作出标记或记录,以便再课堂上集中精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清除疑点。
  2.提高课堂效率。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达到与老师思维同步,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学习、探索,深入钻研所学内容。学思结合、学问结合、手脑并用。课上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认真、独立、按时完成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正确对待考试。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偿学习,当堂实现学习每标。做作业及考试态度认真、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及时订正、保存完整。
  4.建立《错题集》。将作业练习及平时考试中具有典型性的错题,记录再一边;另一边注明错再哪里,出错原因,并写出正答案,以作借鉴。
(四)、加强校本研修,积极探索开展思品学科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校本研修的计划性、突出实效性、讲究灵活性,每次活动要有主题,重点是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中的难点,以及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等。集体备课或教研组活动应以问题或案例的研讨为重点,以教学设计和反思的交流为切入点,立足现实充分体现思品科目的教学特色,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教育功能,使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让教师们在研中学、以学带研、以研促教,不断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以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开渠道,注重积累,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为思品教学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各学校、个人应进一步加强资料库的建设。注意加强内外交流,形成学科资源共享。以发展性为原则,深入扎实地搞好教学评价改革,保障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成果。
五、教学进度要求
 
年级
教材内容(人教版)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七年级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授完第四单元
授完第八单元
八年级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授完第四单元课
授完第八单元
九年级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授完第三单元
授完本册
 
 
咸阳市7—9年级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指导思想
七至九年级历史教学以推进历史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依据,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  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  文明成果;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中吸取智慧,提高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教学方法和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昂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方法建议:
    1、讨论式; 2、启发式;3、角色扮演式;4、分组讨论式;5、问题探究式;6、主题活动式;7、演讲辩论式;8、课外阅读式;9、参观访问式。   
 三、工作重点
1、围绕“转变教与学方式”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改革课堂教学。以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让历史内容鲜活起来、让历史学习成为互动探讨、知识生成、养成能力的过程。
2、从初中阶段教学地位与学生特点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保障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益,为高中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动摇;重视初中三个年级学习的各个侧重点和相互衔接:
七年级:通过中国古代史学习,侧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爱好、习惯、方法。
八年级:通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侧重使学生在历史学习方法、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
九年级:通过世界史学习和备考复习,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3、加强校本研究,积极探索开展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校本研究的计划性、突出实效性、讲究灵活性,每次活动要有主题,重点是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中的难点,以及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等。集体备课或教研组活动应以问题或案例的研讨为重点,以教学设计和反思的交流为切入点,以树立前瞻性的历史教学观,立足现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历史科目的教学特色,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为核心来展开,使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让教师们以学带研、以研促教,不断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以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广开渠道,注重积累,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为历史教学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各学校、个人应进一步加强资料库的建设,如:历史图文资料、电子音像资料、实物资料以及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注意加强内外交流,形成学科资源共享。
5、以发展性为原则,深入扎实地搞好教学评价改革,保障历史教学改革的成果。
   四、教学进度和考试安排
  (一)七年级
  上期完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目的是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每课教学一课时,延伸活动可在课后进行。期末全市调研考试。下期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任务。期末全市调研考试。
  (二)八年级
  上期完成《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目的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每课教学一课时,延伸活动可在课后进行。期末全市调研考试。下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任务。期末全市调研考试。
  (三)九年级
  上期完成《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目的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每课教学一课时,延伸活动可在课后进行。多余课时,建议根据各校教学实际,适当进行九年级下期的新课教学,或者把中国近代现代史系统复习扎实。期末全市调研考试,内容为《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册。下期完成《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同时,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系统复习,备战中考。下期进行两次质量检测,考查内容全真模拟中考。
 
 
 
咸阳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课程理念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教育目标追求,集中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理解与把握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实施地理新课程的关键,也是行动指南。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地理学科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地理教育的价值观、课程观、师生观、评价观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全新的地理基本理念
    地理基本理念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基本理理念要始终贯穿于地理教学活动之中。
二、转变地理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上。转变地理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要体现出从“教”到“学”的转变,教学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适度、适量,学生活动应体现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流于形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应是积极主动的,是高级思维层面的,而不是表面上的“热闹”或形式上的“活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必须以教师的民主、平等师生观为前提。
三、搞好地理活动课
地理活动课是指在普通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教学形式。如地理小制作、地理宣传活动、专题调查、简单地图绘制等,每学期都应组织2次以上的地理活动课。通过地理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要改变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要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特别是本地区地理资源,从而将地理课堂从学校引向社会,增强教学活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地理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导向与质量监控作用。在对地理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在知识与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针对性,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动态的评价方式。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六、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是加强教师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应把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构建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建设民主、合作、分享和探究的新型教研文化。在地理教学中,每个单元都应组织一次全体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实验目标的实现。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半期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咸阳市7—9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