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政治 >> 正文

 

[组图]法国历史

                    
[历史名人]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50年代,莫里哀开始编演一些闹剧及喜剧《冒失鬼》(1653)。1658年回巴黎主要从事古典主义喜剧创作,一系列作品问世,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1668年以后,莫里哀还写了一些讽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他塑造人物性格适当引入了闹剧因素,充分运用日常语言等方面对喜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莫里哀于1673年病逝。


                  
  伏尔泰
( 1694-1778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青年时代因发表反对封建贵族统治的作品,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1725年出狱后,旅居英国三年。他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伏尔泰创作了许多著作,他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学辞典》、《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路易十四时代》等。还写过有关中国的历史剧《中国的孤儿》。


                  
  卢梭
(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于日内瓦钟表匠家庭。当过仆从、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认为私有制是人民群众遭受社会压迫的根源,但不主张彻底消灭私有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旧译《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等。


                  
  拿破仑 ·波拿巴
(1769-1821年):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8-1814年)。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毕业于巴黎军事学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土伦战役中立下战功,破格提为准将。督政府时期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称帝。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
 

                  
  雨果
(1802-1885年):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文学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雨果出身于军官家庭。童年时随父到过意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时代他走上了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道路。1831年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黎。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外交]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重要成员、北约成员(但不参加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自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历届政府一直沿袭戴高乐将军制定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民族独立。欧盟是法外交的立足之本。法致力于推动欧洲建设,将欧盟建设成真正独立一极,发挥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多极化,发展、加强欧亚等区域间合作;努力协调与大国的关系;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及有关热点事务;加强同亚洲、拉美的政治、经济关系。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2005年1月11日,葡萄牙总理洛佩斯访法。1月27日,希拉克总统赴波兰出席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2月11日,希拉克总统赴巴塞罗那会晤德、意、西等国首脑,商讨推动各国批准《欧洲宪法条约》事。2月28日,希拉克总统与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法国小城阿腊斯举行会晤,就深入发展双边战略关系发表《阿腊斯宣言》。3月1-2日,荷兰总统哈洛宁正式访法。3月7日,希拉克总统赴德国非正式会晤施罗德总理。3月17日,奥地利总理许塞尔访法。3月18日,法、德、西、俄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晤,协调在黎巴嫩问题上的立场。4月11-14日,葡萄牙总统桑帕约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4日,希拉克总统赴柏林会晤德国总理施罗德,讨论欧盟发展前景。6月10日,希拉克总统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巴黎举行会晤。6月1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法,为八国峰会预做准备。6月30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马耳他。9月22-23日,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访法。10月4日,希拉克总统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巴黎会晤,讨论交通、能源、防务合作等问题。10月5日,德国总统克勒访法。10月6-8日,立陶宛总统阿达姆库斯正式访法;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捷克和斯洛伐克。10月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法,协调两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10月13日,匈牙利总理久尔查尼正式访法。10月14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晤德国总理施罗德,讨论欧盟建设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10月17日,捷克总理帕鲁贝克访法。10月24日,卢森堡首相容克访法。11月3-5日,塞浦路斯总统帕帕佐普洛斯正式访法,两国签署加强双边关系联合声明。11月10日,第18届法西首脑会晤在巴黎举行。11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法,法成为默上任后出访的首个国家。12月8日,希拉克总统赴柏林非正式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


【同美国的关系】 1月31日,希拉克总统会见美国参议员代表团。2月8日,美国务卿赖斯访法。2月21-22日,希拉克总统赴布鲁塞尔出席北约首脑会议,并会晤美国总统布什。5月2日,巴尼耶外长访美。7月4-6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美。10月14日,美国务卿赖斯访法,与法方协调在黎巴嫩、伊朗核等问题上的立场。


【同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1月18-20日,阿尔巴尼亚总理纳诺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2月15日,巴尼耶外长访问乌克兰,以示对尤先科政权的支持。4月2日,希拉克总统赴梵蒂冈出席保罗二世教皇的葬礼。4月15日,希拉克总统赴摩纳哥出席兰尼埃亲王的葬礼。5月9日,希拉克总统赴莫斯科出席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7月3日,希拉克总统赴俄参加俄、法、德三国首脑会晤。6月22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访法。11月8日,摩纳哥亲王阿尔伯特二世访法,签署两国新型关系协议。11月10-11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乌克兰。11月14-15日,克罗地亚总理萨纳戴尔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15-16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18日,瑞士联邦主席施密德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21-22日,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正式访法。12月9-10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塞黑和科索沃。12月19-20日,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克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


【同中东北非国家的关系】 2月7-8日,巴尼耶外长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月14日,以色列外长沙洛姆访法。2月15日,巴尼耶外长访问沙特。2月16日,希拉克总统赴贝鲁特参加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葬礼。2月23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访法。2月24日,伊朗国家安全最高委员会秘书长鲁哈尼访法。3月13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见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3月24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晤埃及总统穆巴拉克。4月5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分别会见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和伊朗总统哈塔米。4月9日,摩洛哥首相杰图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4月13日,沙特王储兼第一副首相阿卜杜拉正式访法。4月18日,以色列副总理佩雷斯访法。6月20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见摩洛哥首相杰图。6月20-21日,巴林王储谢赫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7月12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摩洛哥。7月26-28日,以色列总理沙龙正式访法。8月2日,希拉克总统赴利雅得出席沙特国王法赫德的葬礼。9月6-8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9月29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埃及。10月17-18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访法。10月27-29日,以色列外长沙洛姆访法。11月2-4日,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访法。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1月24日,希拉克总统会见正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3月26-28日,希拉克总统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明确支持日“入常”。4月21日,亚美尼亚总统科恰良访法。5月25日,希拉克总统会见新加坡资政李光耀。6月6-9日,越共总书记农德孟正式访法。9月12日,印度总理辛格正式访法,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继续深化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9月19-21日,柬埔寨总理洪森正式访法。10月2-5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正式访法。10月10-11日,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19-20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巴基斯坦。11月28-2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法。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1月31日-2月1日,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正式访法。2月2-5日,希拉克总统访问塞内加尔,并出席在刚果(布)举行的中部非洲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首脑会议。4月13-16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泽纳维正式访法。4月21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见加蓬总统邦戈。5月17日,吉布提总统盖莱访法。5月26日,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访法。7月21-22日,希拉克总统对马达加斯加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塔那那利佛举行的第三届印度洋委员会首脑会议。7月28-30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乍得、苏丹、尼日尔。8月1日,中非共和国总统博齐泽访法。10月2-6日,加纳总统库福尔访法。10月25-26日,非盟主席科纳雷访法。11月24-25日,贝宁总统克雷库正式访法。11月25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会见乍得总统代比。11月30日-12月2日,杜斯特-布拉齐外长访问塞内加尔和马里。12月2日,希拉克总统赴马里出席第23届法非首脑会议。


【同美洲国家的关系】 1月20-22日,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3月9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举行非正式会晤。6月24日,萨尔瓦多总统萨卡正式访法。7月14-15日,巴西总统卢拉应邀参加法国国庆阅兵式,共庆在法举办的“巴西年”活动。10月19-20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访法。10月24-26日,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总的国际形势:认为当今世界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直接威胁国际安全。主张多极化,强调各极间不是竞争对手,应进行平等对话,建立和谐、平衡和密切的关系,构建有效的集体安全体系。主张改进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与体系,改革联合国,以增强其权威性和代表性。重视发展和反贫困问题,主张增加官方发展援助,拓宽筹资渠道,征收国际互助捐税。主张在国际法框架内合法使用武力,但在发生大规模侵犯人权、种族屠杀和人道主义危机等严重情况时,国际社会应采取干预行动。认为在当今世界挑动文明冲突最具危险性,主张维护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联合国改革:认为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主张对联合国进行广泛而有效的改革,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其预防人道主义灾难的能力。认为有关发展、人权及安理会改革等议题应不分先后轻重同时推进。


  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明确和坚定地支持“四国集团”的方案,积极支持非洲法语国家入常,但不坚持新入常国拥有否决权。


  中东问题:高度关注中东局势。主张与中东国家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同其开展友好和建设性的对话,尊重其文化、宗教特性,以和平方式推动对中东的民主改造。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冲突,双方应认真履行承诺,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在“中东和平路线图”框架下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将阿巴斯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视作巴的稳定因素,呼吁哈马斯放弃暴力、承认以色列、遵守《奥斯陆协议》。呼吁以停止单边行动,正视巴的存在,并同其平等谈判。


  伊拉克问题:认为政治手段是唯一解决办法,恢复伊团结与主权是解决伊问题的核心,中东地区需要一个主权完整、民主、稳定和统一的伊拉克。主张伊各派充分参与政治进程,推动全国对话与和解。对伊日益动荡的安全形势表示担忧,呼吁有关各方放弃暴力,重建互信。希外国军队尽早设定撤离期限。主张联合国在监督选举、促进民族和解、协调国际援助等方面发挥作用。希全面参与伊政治和经济重建进程,但拒绝向伊境内派遣部队,表示愿帮助伊培训安全人员。同意削减伊欠法的80%债务,并积极参与欧盟对伊援助和培训计划。


  伊朗核问题:极为关注伊核计划,与英、德一起与伊进行了数轮谈判。提出通过与伊在经贸、科技、政治和安全领域加强合作,换取伊放弃研制核武计划,停止一切铀浓缩和后处理等相关研发活动。伊重启核设施后,认为伊未遵守有关中止铀浓缩和铀转化活动的承诺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议,对欧伊谈判陷入僵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推动机构将该问题提交安理会,认为国际社会的唯一选择是加大对伊施压的力度。若伊一意孤行,国际社会应毫不犹豫地援引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对其实施制裁。但对同伊恢复对话及开展在民用核能领域的合作持开放态度。


  黎巴嫩问题:利用黎亲叙派总统拉胡德任期延长和亲法派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推动安理会先后通过多项决议,旨在逐步消除叙利亚对黎巴嫩的控制和影响。主张国际社会对叙保持压力,促其与国际调查委员会充分合作,以查清哈里里遇害案真相,并主张为此设立专门的国际法庭。支持黎各派开展对话和黎新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和恢复经济活力的努力。静候叙内部政局发生变化。


  科特迪瓦问题:积极斡旋科内战,派维和部队在科中部地区建立军事缓冲地带,推动科各派签订停火协议。2004年11月科政府军误炸法驻军后,法立即报复性地摧毁科空军,并推动安理会多次通过对科制裁决议,在科引发反法风潮。支持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非盟以及联合国调停科危机。支持由反对派主导的科过渡政府组织自由、公正、透明的总统选举。


  达尔富尔问题:谴责达尔富尔地区的反人道主义罪行,将部分驻乍得法军调往乍得与苏丹边境,执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推动安理会通过多项决议,主张对苏丹实施制裁,要求国际刑事法院审理该危机中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行。认为该地区形势正不断恶化,联合国应接管非盟在该地区的维和行动。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停火协议,继续致力于和平与民族和解,以恢复该地区的持久和平。


  欧洲建设:积极推动欧盟政治、经济和防务联合,将推进欧盟一体化建设作为法外交核心,力图将欧洲建成世界独立一极。积极支持欧盟机构改革及东扩。主张进一步加强欧盟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倡导建立独立于北约的欧盟军事指挥部和欧洲快反部队。“欧宪”公投失败后,着重推动欧盟在经济、能源、科研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积极推动欧盟制定共同能源政策。德领导人更替后,希维持“法德轴心”,以有效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对土耳其入盟态度消极。

                        
[与中国关系]
1964年1月27日,法国同中国建交。 法国是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近几年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1994年9月,江泽民 主席访问法国。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法联合声明》,决定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00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法联合声明》。中法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2004年10月,希拉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05年4月中国司法部长张福森与法国司法部长佩尔在巴黎签署《中法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这是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签署的第一个刑事司法协助协定。2005年4月法国总理拉法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2006年10月25日至28日,希拉克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签署联合声明和14项合作协议。

来源:中国哲士网

如有修改意见 请联系我们! E-mail:mail@1-123.com

有关[组图]法国历史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