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宗教来说,“神”是一个构成主体,它可以具有偶像形态而成为偶像崇拜,亦能成为一种精神形态。
东方世界与希腊-罗马世界的神一般具有偶像形态。
对于神,有人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想象的人格化,也可以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而这普遍存在于神话之中,该时代便是神话时代
而希腊-罗马世界终结之后,西方世界普遍信仰基督教。这一种类型的宗教中神不被赋予偶像,避免了偶像崇拜带来的诸如从精神追求过渡为物质追求的后果。有许多哲学家、神学家深信:神是一种无限的精神意识“集合”,它是人本体对于一种理想化、更完美、更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人格化的存在,为了构建起一个具体的系统,人格化的神便有了后人对于其一系列的诠释——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以传闻经理一代又一代人口耳相传,经不同的人修改而流传下来的内容。
对于唯物世界来说,神自然不符合规律法则,但是它既然是一种人格化的精神载体,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而言,它完全可以成为合理的存在。
就像现在有些人以唯物法则去研究宗教、神的存在合理性,对于社会系统的作用,却忽视“神”这一概念中精神追求的元素。
的确,社会群体必须保证自我的生存才能进行思考,但是当精神追求的可行性存在时,精神追求便呈现个体化,甚至违背某些学派制定的唯物法则——人的意识作出的抉择并不需要在特定的某一个方面完全吻合于中一个法则。这个时候,神这一概念就在意识中得到了合理化。
因此,神并不是一种机器、工具。现代,神这一概念成为宗教信徒的信念而非偶像,作为人类精神追求的寄托之一,也将与人类历史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