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食观测是指十七世纪经典天文学诞生以前所进行的日食观测和记录。世界文明古国无论是巴比伦和埃及还是中国,对日食的观测和预报都极为重视。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古的日食记录是中国《尚书·胤征》篇中记载的夏朝仲康王时代的一次日食。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这次日食做过探讨,有的把这次日食发生的年代推算在公元前2165年,有的则推算在公元前1948年,相差颇远。由于对这条记录的真伪和内容解释有不同的看法,同时也涉及中国上古年代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还没有公认的结论。
然而,对于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却是公认的。例如《殷契佚存》第347片记载:“癸酉贞:日夕有食,佳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意思是说:癸酉日占,黄昏有日食,是吉利的吗?癸酉日占,黄昏有日食,是不吉利的吗?关于这次日食,虽然由于各研究者推算方法不同,所求得的发生日期不同,但大多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比起巴比伦的可靠的日食记录仍要早一些。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即有完整的日食记录。虽然有些历史时期,战乱频仍,史志散佚,但总的来说,大量日食记录仍妥善地保存下来。据中国天文史家朱文鑫初步统计,从春秋到清初,载入正史的日食记录共916条。近年来,中国有关单位正在联合普查地方志中的日食记录,重新编制古代日食记录表。英国天文学史家R.R.牛顿系统地考证过东西方的古代日食记录,编写成《古代天文观测》一书。
古代日食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科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古代日食记录很可能保存着人类发现太阳外层大气结构的一些宝贵信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这些记录颇为重视,有的利用日全食时对太阳外层大气发光情况的记载来推测当时太阳活动的盛衰,以探讨太阳活动的规律。
根据现代天体力学理论,月球轨道运动和地球轨道运动都有微小的长期的加速项存在。地球轨道运动的长期加速又和地球自转的长期加速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和日长(每昼夜长度)的变化有关。日长大约每世纪增加1~2毫秒。这样,经过二十个世纪积累的时差可达两个多小时。在公元前发生的日食,其实际发生时刻同根据引力理论推算所得的发生时刻相比较,要差几小时。同时日食实际发生地点同推算所得的发生地点在经度上会相差几十度。因此利用古代日食的发生时刻和地点的记录,就可以推算出月球和地球轨道运动的加速度。美国天文学家福塞林哈姆在二十世纪初首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运用古代日食资料解决现代天文课题开拓了道路。利用古代日食记录,同推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还有可能解决上古年代学和古代历法中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