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月份的广告收入已经有400多万元人民币了,以后会越来越多的。”陈一舟坐在记者的面前,表情显得很单纯。
在众人开始质疑SNS在中国是否能续写Facebook的神话时,这位还在创业的征途中左右拼杀的互联网“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在SNS上,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只是时间,他
们比我们早做2年。”
陈一舟拿出一组校内网的数据给记者,被千橡互动收购后的短短一年半间,校内网进入3000所大学、85000家公司和8000所高中,拥有了2000多万注册用户。
“我们的流量并不亚于门户网站的社区。今年年初,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正式发布的《2007中国空间社区(博客)研究报告》显示,校内网的访问用户量超过新浪、搜狐博客,位居QQ空间、51.com之后,排名社区类网站的第三位。”
中国SNS的“鼻祖”
直到现在,陈一舟并不承认现在的校内网是他当年ChinaRen壮志未酬的梦想延续,他否认了所有记者对这个问题的直觉,他告诉外界,做校内网是他和千橡集团的战略抉择,在这条路上他将义无反顾。陈一舟的意思是,“我并非活在既往的辉煌当中,而是存在于当下的现实选择中”。
作为和张朝阳、马化腾、丁磊同一时代的网络名人,陈一舟对外界给他的“中国SNS鼻祖”这一称谓则是笑纳。2004年2月,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的寝室里创建Facebook网站,当时的内容仅仅是在几个朋友间分享以往考试的题库,而1999年陈一舟的ChinaRen已经提供了更为复杂的校友录功能。
“ChinRen当年在全世界的确是绝无仅有。”陈一舟说,“但它生不逢时。” 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陈一舟的ChinaRen融不到资金而无以为继,万般无奈中,陈一舟只得将它出售给搜狐。
世易时移,2007年10月,微软以2.4亿美元的代价获得Facebook仅仅1.6%股份,按此估值,整个Facebook的市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Facebook的估值从传媒巨头维亚康姆的7.5亿美元、雅虎的16亿美元,一直到飙升到150亿美元。
“我现在最佩服Zuckerberg,他很年轻,才23岁。” 陈一舟在记者面前难掩对Facebook创始人的景仰之情,“他有两大优点,一是对产品极度关注,一个公司的CEO一天到晚研究产品并不多见;第二,一年前,他拒绝雅虎16亿美元购买部分股权的收购要约。一个这么年轻的人能够拒绝巨大财富的诱惑,很不容易!”
当年,陈一舟出售ChinaRen的价钱是3300万美元,网络泡沫的破灭曾让他一度心灰意冷。“现在,我有时会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下去。”陈一舟说,“但那不是失败,而是我的一个挫折。”陈一舟说。或许是创立ChinaRen的壮志未酬和Facebook的融资神话,让这位“中国SNS鼻祖”对校内网寄予了外人难以理解的希望。
浪漫的创业者
陈一舟认为自己和别的创业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挫折的经验却依然能够保持浪漫和激情。从多年前的ChinaRen,到投身“光通讯”,再到“千橡互动”多个项目的创业均是如此。
“我不希望永远都在创业。如果能不创业最好不要创业,我不是以创业为生的人。” 陈一舟说。2000年,陈一舟卖掉校园社区网站Chinaren,2006年,从创始人王兴手中买下成立刚一年的校内网,陈一舟花了6年回到了校园交友社区这一原点,创业环境有何不同?
陈一舟认为,现在创业比以前难。“同样是跑马圈地的时代,ChinaRen时期所圈的地是荒地,搞一匹马就可以圈一块地;现在则是所有的地都让别人圈住了,要从新产品、新角度去圈地。”
不仅如此,中国互联网行业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市场的环境非常复杂,不可控因素很多。“在这个行业,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公司,绝对是好样的。”陈一舟告诉记者,他曾去美国和日本考察过,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竞争如此惨烈。
就以刚刚起步不久的SNS来说,国内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站已经超过200家,而国外诸如Facebook、frindstire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介入中国市场。但是,“我相信两年后,中国的Web2.0公司鱼龙混杂的局面就会消失,也许用不了两年,非网游的Web2.0网络公司能够坚持下来的不超过4家”。
陈一舟这样憧憬他的校内网:校内网与Facebook的成长速度差不多,一年半后,校内网至少比现在大3~4倍。“我不会卖掉校内网,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将千橡集团打造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公司,而校内网在这个宏大的战略计划当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理性的投资者
“和张朝阳、丁磊他们比起来,目前的陈一舟算不上成功者。”一位互联网业的资深人士朱先生认为,陈一舟在关键的时候总是能大把大把地融来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是一位理性的投资者或经营者”。
事实上,陈一舟的投资天份在他多年的创业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Chinaren的创立开始,到高价抛出搜狐的股份,以及为千橡融到几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再到收购校内网,都显示了他很好的投资感觉。
而最富有戏剧性的是,在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灭期的2000年,陈一舟能将ChinaRen卖到3300万美元。而2006年9月,陈一舟又以没法让校内网创始团队讨价还价的投资额一锤定音买下融资失败的校内网,并与旗下5Q校园网进行整合,与此同时,将千橡互动旗下漫长的战线收缩,将精力聚焦到校内网和猫扑上。
陈一舟反复向记者强调:“我摔过跟头,我头上的包就是财富 。”“我现在的业务非常集中,永远不会去触动那些可能会让自己腰包里没钱的‘雷区’,不会让公司进入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
在谈到千橡集团的财务状况到底如何时,陈一舟的答复是:“猫扑和校内网都不缺钱,目前我们与刚刚融资后的状态是一样的。”陈一舟的意思是,包括校内网在内,整个千橡互动集团的财务运作已经实现收支平衡。
在2007年中,校内网通过一系列公益和慈善活动,在大学生中迅速推广开来。而2000多万的注册会员数,已让校内网不仅占据了中国高校SNS网站75%的市场份额,还将触角伸向了高中生和白领。
看着校内网的服务器从刚刚收购时的几十台,增加到超过了600台,陈一舟感觉自己每天都像在打仗,虽然看不到硝烟,但内心充满着成功的信念。
新闻来源:计算机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