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乔年 >> 正文

 

[图文]陈乔年

的筹备工作之后,北方区委党校在1925年10月间正式开学。陈乔年担任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党的建设、世界革命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况等课程的讲授任务。为了准备讲稿,他常常彻夜不眠。他的课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个月后,这一期党校圆满结束。各地学员怀着巨大的革命热情或返回原地、或被派往其他地区工作,他们大都担任了党团的基层领导干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北方区委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北方创办的第一所高级党校,尽管时间不长,又缺乏经验,但却办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与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陈乔年等同志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1925年11月,由于奉系将领郭松龄倒戈,与倾向革命的国民军联合反奉,使国民军控制了北京地区;在革命群众运动强有力的冲击下,由奉系军阀扶持的段祺瑞政府也摇摇欲坠。鉴于这种形势,在北方区委11月中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同志提出,应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在国民军的配合下,领导北京的革命群众进行一次推翻段祺瑞政府的起义,建立国民政府,以结束军阀的反动统治。陈乔年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后,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革命形势虽好,但起义问题要慎重考虑。因为国民军虽然同情群众的革命运动,但其上层领导人物的态度尚不明朗,而中国共产党又没有自己的军队,目前党所能组织的革命力量,主要还是青年学生,国民军的态度一旦有变,起义就难于成功。陈乔年的意见受到与会同志的重视。接着又有同志提出,可以做两手准备,根据形势的发展灵活安排;纵然起义难于持久,起码也可以显示群众的力量,给段祺瑞政权一个沉重的打击。区委经过反复讨论后,采纳了这个意见,作出了发动“首都革命”的决定,并成立了由赵世炎、陈乔年等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拟订行动计划,具体负责“首都革命”的准备工作和指挥工作。陈乔年虽有不同意见,但坚决执行区委的决定,积极参加了行动委员会的工作。

    经过数天繁忙的秘密准备工作之后,北方区委决定于11月28日正式开始行动。但就在27日晚上,国民党右派的头目到国民军那里造谣,挑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军的关系,使国民军的态度发生变化,背弃了响应革命群众行动的诺言,竟派兵保护段祺瑞执政府。28日清晨,行动委员会得知这一突变的情况后,立即通知各区指挥部停止行动。但在当时通讯联络不便的情况下,有的区因没能及时接到通知已开始向预定的目标发起冲击,并散发了大量号召实行“首都革命”的传单。情况紧急,行动委员会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广大群众向段祺瑞执政府各机关继续展开猛烈冲击,并召开国民大会,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29日,在群众游行示威之后,“首都革命”即告结束。

    “首都革命”虽然显示了革命群众的强大力量,给段祺瑞政府以不小打击,但却没有达到推翻段政权、成立国民政府的目的。实践证明陈乔年当时对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说明他在大好形势面前始终保持着十分清醒的头脑;而他在行动上坚决执行组织决定的表现,则说明他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

    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为支持奉系军阀,公然派军舰掩护奉系军舰驶入大沽口,驻守大沽口炮台的国民军见日舰驶来,就以旗语制止,但日舰置之不理,国民军遂发空炮警告,而日舰竟以实弹射击,使炮台守军死伤10余人。国民军被迫予以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倒打一耙,以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为借口,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并纠合英、美、法等七国公使,于3月16日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蛮横态度,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80多所学校、60多个团体约数千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大会”。会前,陈乔年、赵世炎等在北方区委会议上,报告了发动群众和准备大会的情况。李大钊表示要亲自参加群众集会,陈乔年提出让卫士汤汝贤伴随,以保护其安全。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等北方区委负责人在参加天安门国民大会之后,又同2000多群众一起结队游行示威,并到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请愿群众进入执政府门前广场后不久,段祺瑞的军警竟开排枪射击,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顿时,血流遍地,秩序大乱。见此情景,陈乔年大喊:“不要乱!”随即沉着地指挥周围的群众撤退。这时军警一面射击,一面端着刺刀向群众逼来。在拥挤中,陈乔年被刺中胸部,鲜血立即浸透了上衣。他忍着剧痛,继续指挥群众撤退,后在同志们的搀扶下回到区委机关。

    在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包扎之后,他立即询问区委其他同志的情况,当他听说李大钊、赵世炎还没回来时,非常着急,让刚刚回来的汤汝贤马上前去寻找。直到李大钊、赵世炎等安全返回机关后,他才放下心来。

    当天,北方区委就开会研究惨案发生后应采取的对策。胸部负伤的陈乔年不顾伤痛,坚持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李大钊见他面色煞白,让他去休息,但他一直坚持到散会才离去。

    作为北方区委的组织部长,陈乔年除和李大钊、赵世炎一起领导了北京历次重大斗争外,还为北方党的组织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组织建设的经验,因此,摆在陈乔年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他不怕困难,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勇于探索,终于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严密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区委对北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准确掌握党的发展状况,他精心设计了各式统计表格,发给各级党组织使用;同时制定了组织工作制度,要求各级组织遵照执行。后来,中共中央向各地转发了他设计的表格,并推广了北方区委加强组织建设的经验。

    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是当时组织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乔年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陈乔年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