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扩善 包林
花甲之年方从戎
他的军旅生涯是从60岁那年开始的。60岁对一个军长来说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可陈芳允,偏偏就在60岁那年实现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愿望。
那是1976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就是在这年,陈芳允郑重地向组织上提出了要求参军的请求。其实,他已经搞了整整10年的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不过埋藏在他心里已久的愿望也由此萌发,他盼望着成为部队中的一员。有人说:“花甲之年,一个人的黄金时光已过。”他偏不信,他还有许多想法没有实现,他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穿上军装后,陈芳允又鼓起勇气写了入党申请书,入伍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兼任技术科学部副主任。这之后,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一次;荣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称号,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他 80高龄又荣获了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
让“东方红”奏响太空
自从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陈芳允接收到那颗卫星的无线电信号,从此他的心就安静不下来了。195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整整7年曲折而艰难的历程,他的脑海里一直在旋转着中国的人造卫星。
陈芳允正式接受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跟踪测量任务的时间是1965年3月16日。那天,中国科学院召集各研究所领导开会,传达周恩来总理关于中国科学院参加研制人造卫星的几点批示。传达结束后,关于卫星的地面跟踪测量问题便正式提出来,院领导决定由陈芳允担任技术负责人,尽快拿出方案来。
陈芳允认为,对于我国发射第一颗卫星来说,“抓得住”是卫星测控中最主要的一道难题。如果卫星打上去了,抓不住,就失去了发射的意义。尤其让他感觉不放心的是如果天气不好时看不见怎么办?
“看得见”,就是让人们在夜间能用肉眼目睹。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卫星直径只有一米,要将它悬挂在400多公里以外的太空,用肉眼看到实在是太难了。
“听得到”,就是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的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这也是不易做到的。苏美的卫星也只能发出蜂鸣声。而中国的卫星不仅要播放这支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并且在太空上播放还不能让它变调。
陈芳允马上行动起来,他开始在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天文台进行调研,着手各项准备工作。很快组织了以紫金山天文台、数学所和计算机所等单位的一批专家,对多普勒测速仪跟踪定轨进行模拟计算。
1970年4月,陈芳允出差来到上海科仪厂,开始新型卫星的测控设备研制工作。
4月24日傍晚,陈芳允和几个年轻人漫步在灯火辉煌的外滩上。突然,闪闪烁烁的星星让高音喇叭震得在天上直跳。他身边的电线杆顶端有一个高音喇叭。此时正在播出新闻公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了……陈芳允的心里像黄浦江水涌起了春潮。对于陈芳允这些创业者来说,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声仿佛一直在耳边回响,鼓励他继续勇攀科技高峰。
为“远望号”导航
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早在1965年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第十三、十四次专委会上,就研究了要建立远洋测量船问题。1967年7月18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审查,尔后由中央专委报送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研制我国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
航天测量船的建造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建成后,先后于1977年8月和10月下水,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法国之后,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远望号”是集中了中国航天、光学、电子、测控等技术精华于一身的浮动的“海上科学城”。它在发射火箭、卫星时要航行到远离中国本土数千公里的太平洋上与风浪搏斗,还要对火箭和卫星进行测控。
科学家陈芳允用战略的眼光首先提出:能不能由测量船在测量的同时实现与国内通信,减掉通信船,解决观测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巴丹吉林大沙漠深处腾空而起,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目标内。“远望号”测量船测量到全部数据并安全返回。
【陈芳允】(1916—2000年)浙江省台州市人,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