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是反暴政的文豪吗?
柏杨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那就是他的颠峰之作《丑陋的中国人》。若说柏杨反暴政,那是胡说八道,有谁见过柏杨反对国民党暴政的只言片语?若说牢狱造就了柏杨的伟大,那是不顾历史史实的胡言乱语;若说柏杨是文豪,更是夸大其辞。
请看李敖对柏杨的评价:“从作家标准上看,我从来深信:凡是跟着国民党走的作家,都不足论。柏杨是跟着国民党走的作家,当然也不例外。柏杨的专精和博学训练都很差,他没有现代学问底子,作品实在缺乏深度、广度与强打度……他的历史作品写得很热闹,但是颇多错误,给他同一水平的读者看可以,给专家看
就会笑,这是因为他的历史基础有问题的缘故。凭他那点历史基础还要翻译《资治通鉴》,司马光何辜!”
柏杨入狱真相
1968年3月2日,柏杨以“犯上作乱罪”被判12年刑期。并非是他真的反对国民党蒋家父子,而完全是一场冤案。1967年,柏杨的第二任妻子倪明华(笔名艾玫)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台湾《中华日报》做家庭版兼职主编,以补贴家用。柏杨是“坐家”,有时艾玫太忙,编务就交由柏杨代理。该报一直连载 “大力水手”漫画,在柏杨翻译的几期“大力水手”漫画时,他忠实地按原作编译,其中写到大力水手来到一个孤岛上夜郎自大。就这样被国民党抓住把柄,当局指称柏杨“侮辱元首”,罗织罪名投进大牢。年轻的柏杨在亡命台湾之前,曾在大陆蒋经国任校长的干训学校受训,一直紧紧追随蒋家父子。但在台岛风声鹤唳清算共产党的背景下,蒋家父子不再信任每个人,哪里还会念旧情,“宁可错抓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异己!”所以说柏杨遭遇厄运,是含冤入狱,绝不是以讹传讹的因为“反暴政”入狱。
柏杨的品和德
以下两件事可以佐证柏杨对蒋家父子忠诚的心迹:1968年8月4日,柏杨在法庭的答辩状中如此写道:“……自幼从事三民主义青年团工作,对总统(蒋介石)有一种婴儿对亲长的依恋之情,至于对蒋部长(经国)只举一事来做说明,台湾中部横贯公路十二景是我定的,在定景当中,有一个蒋部长所住的过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我特地定名为‘甘棠植爱’,这份钦慕的心意,唯天可表。”就在柏杨被抓当天,台湾《自立晚报》还刊登了一篇柏杨写的响应“蒋夫人某某号召”的文章。
柏杨在入狱前夕曾找李敖“学习”坐牢经验。李敖如此这般提醒他:别对蒋家父子抱任何幻想,赶快安排身后事。但是,柏杨还是写下“遗言”交待妻子去找国民党大员求援。柏杨入狱次日,艾玫立刻被报社辞退,孤身带着柏杨的一个七岁骨肉女孩佳佳全力营救柏杨。柏杨刚入狱还犯糊涂认为蒋总统会放他一马。12年刑期判决下来,柏杨被送往台湾著名的孤岛黑狱——绿岛监狱。李敖没有放弃营救柏杨,他透过美国记者将柏杨被捕的消息传递到《纽约时报》,引起国际人权组织及海外华人的关注,从而向台湾当局施压释放柏杨。几年过去了,艾玫救助无望,被迫离台赴美。1971年,李敖二次入狱,罪名之一就是帮助柏杨。
十年后的1978年,满头白发的柏杨走出牢狱。他听信谗言,以怨抱德,大骂艾玫是“淫妇”,离他而去;大骂李敖是“奸夫”,对他不义。
牢狱并没有造就柏杨的反抗、尖锐和清醒,他的作品告诉了我们。难道监牢就一定能够锻造出大文豪?!显然很偏颇和极端。
可见,柏杨所谓因反暴政而坐黑牢,那是以讹传讹,美化柏杨。尊重史实,与尊重柏杨的作家身份,完全是两回事。为给柏杨脸上贴金而摸黑台湾国民党,与史实不符。历史毕竟是历史,谁能重写。当然,柏杨的小说和杂文,还是具有相当的文学意义。
关于李敖和柏杨,我不想累赘,相信他们各自的作品会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