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了艾伦和盖茨之间的长期友谊,包括他们在西雅图私立湖畔学校的相识、他们对电脑的痴迷以及他们早期的试验。里奇指出,艾伦在研发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远见。正是全新的Basic语言令微软最终成为软件领域的巨人,也正是操作系统逼迫IBM后来不得不加入到个人电脑的战团中来。里奇在书中写道:“微软之所以能够被载入商业史册就是因为其操作系统的成功。”
在成功击退霍金斯症的困扰后,艾伦于1983年离开了微软。在患病期间,艾伦意识到自己无法给予盖茨所要求的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艾伦想自己开创一份事业,一个以“互联世界”为核心的事业。
然而,离开微软的艾伦能够向人们展现的只能是一连串的败绩。这些失败与挫折充分说明了《不小心挣下亿万身家》这一书名的恰当性。人们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没有艾伦,微软也许不会出现,但如果不是托盖茨的福,艾伦也许连为自己的“失误”买单的钱都不可能有。
■其 人
电视传媒业的守望者
时下电视传媒业真是有点背。AOL-时代华纳因为它的假账嫌疑正受到调查,它的第二号人物鲍伯·皮特曼Bob Pittman也新近被扫地出门。贝塔斯曼Bertelsmann 和Vivendi Un iversal公司也炒了各自高层领导人的鱿鱼。由于广告收入的下降,使得各电视传媒公司的股票价格急剧下滑。迪斯尼公司的股票价格回到了8年前的水平。毫无疑问,每个投资电视传媒业的投资者都在伤心落泪。
要说其中最为伤心的可能就是保罗·艾伦Paul Allen了。保罗·艾伦现年49岁,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伤心,但他并不失望。他一直十分看好电视传媒业的未来发展,很有点“爱你没商量”的味道。自1998年以来,他已经拿出90亿美元用来购买各大著名的传媒公司的股票,如Charter 通信公司、Marcus Cable公司以及著名的 RCN公司的股票。就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还购买了Charter 通信公司价值5亿多美元的股票,而且他还想把Charter 通信公司剩余的股票全部拿下。目前他已经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拥有了Charter 通信公司55.6%的股票。
保罗·艾伦在过去的5年中花费在电视传媒公司及相关公司上的90亿美元因为股票贬值,现在也就是相当于9亿美元左右。主要原因是因为Charter 通信公司和RCN公司股票在前几年畸形攀升,现在却又急剧下滑的结果。更为糟糕的是,Charter 通信公司现在是负债累累,它的负债资产达到了176亿美元,其中有60%是在过去的三年中累加起来的。尽管如此,保罗·艾伦还是对他所投资的电视传媒公司痴心不改。
尽管痴心不改,保罗·艾伦所看好的电视传媒业目前就是不给他争气。Charter通信公司现在正受到股东们的一致怀疑,他们怀疑Charter 通信公司靠在劳力和广告开支上做手脚来吸引新用户,但Charter通信公司对此矢口否认。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们对Charter通信公司目前的表现也十分沮丧。
但保罗·艾伦还不至于那么目光短浅,他对他所投资的电视传媒公司的长期效应十分看好。以Charter通信公司为例,尽管它现在债台高筑,但却在四处吹嘘它的先进的电视传输系统,即95%的用户可以接收到数字电视节目以及75%的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连接因特网。这当然是“不久的”将来而不是现在Charter通信公司和保罗·艾伦就能看到的事情。
一旦Charter通信公司和保罗·艾伦所看好的先进的电视传输系统有朝一日能付诸现实,到那时用户就得为享受Charter通信公司所提供的数以百计的电视频道和各种服务而紧掏腰包。这当然是Charter通信公司和保罗·艾伦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保罗·艾伦真是一个对电视传媒公司痴心不改的人。不过,“德不孤,必有邻”,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也不仅仅是保罗·艾伦一人,还有一人,近几年来也一直对电视传媒公司加紧投资,他就是保罗·艾伦的老伙计,无人不知的比尔·盖茨。
保罗·艾伦,不愧为电视传媒业地地道道的守望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