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朱总理讲真话:“有时候坦率说话不容易,您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说明了这个事实。”朱总理临行前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中美关于世贸的谈判是美国得寸进尺,晚宴上他又不失时机向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的丈夫开玩笑说:“你的夫人很凶啊”。
加入世贸应有时
尽管劳累了两天,朱总理9日晚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外交关系委员会等七团体举行的晚餐会时看上去却比前两天精神状态更好,其幽默的性格更加充分显现出来。8日他在白宫举行记者会,因麦克风不好,朱总理就开玩笑说,并不是每件“美国造”都很好。当9日晚的麦克风效果也不佳时,朱总理再次打趣说,“这会不会是中国制造的”?有观众说是“欧洲制造的”,朱总理顺势说,看来我们手机采取CDMA,与美国合作是对的,引来全场观众的笑声。他告诉听众,“贵宾席上的吴仪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李侃如还没有来,可能他们在吵架”。大家一时紧张起来,他话锋一转,指责美国单方面公布中美农产品谈判协议及发表一份双方未取得一致的中美联合声明,“看来出现了新的麻烦”。不过,他在阐述了中国在世贸问题的立场后补充一句说:“现在两位还没有来,说明还有希望”。朱总理把希望留给了明天。果然,经过通宵达旦的谈判,中美双方的代表终于于次日凌晨6时在协议上签了字,7时许,克林顿和朱镕基发表了联合声明,称美国坚定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
在当晚演讲会结束后,我随即在大厅门口采访了几位与会者。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公司———佳吉公司副董事长澜若博对我表示,“朱总理今晚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对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很希望美中就世贸达成协议,相信这个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现在看很有希望,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利益。”他说“朱总理是一个有力的演讲人,是中国人民的极佳代表,知识渊博,使我们受益匪浅”。高盛集团副董事长霍马茨再次告诉记者,朱总理清楚表明了中国在世贸问题上的立场,大多数观众被感染了,对中国的现状表示理解,也接受了中国的观点。他们意识到,尽快让中国入关是重要的。霍马茨说,双方之所以不能签定最后的协定,主要因为:一是政治气候不好,这里的反华情绪强烈。二是国会还未读到来自中国加入世贸后给美国带来何种利益的报告,国会还没有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他相信,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批准是不会太难的。三是大选即将来临,国会议员的态度是他们政策的反映,这对中国入关有影响。国会很多人相信,在世纪末转变时期与中国对抗,把这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从政治上来说是有好处的,所以国会人士采取了反华立场。
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恒康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曾有机会见过朱总理几次,对其擅长与人沟通的个性印象深刻,朱总理极具幽默感的演说,唤起了听众聆听他演讲的热情。为了游说美国国会,布朗表示,恒康公司已向国会议员发出一封信,督促国会议员支持中国加入世贸。
深入浅出说“逆差”
如果说,在华盛顿是繁忙的话,到丹佛访问则是“放假一日”。朱总理在丹佛的步行街参观了一些商店,看到一些中国产品,并买了两顶帽子以帮助“消除中美贸易逆差”。接着他以深入浅出的例子向人们说明了中美贸易逆差的统计误差。他说,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价值1万美元,而其中的关键部件“读写头”是美国生产的,价值9000美元;接着他话题一转,剩下的1000美元美国没有人愿意去干,在中国却可以创造两个就业机会。朱总理的这一比喻把所谓中美贸易逆差的内涵破解出来,让听众发出由衷的感叹。其实,在9日晚的餐会上,朱总理也曾间接批评美国说,“美国要求中国平衡贸易差距时,却以种种理由限制高技术出口,把什么东西都当成是高军事机密。计算机不准、卫星也不准,就准给我们小麦、柑橘,我们可以吃小麦、柑橘活下去,但那不可能活得好。”他接着说,如果美方能减少高科技出口限制,过几年当我们谈论中美贸易逆差时,恐怕该轮到中国是逆差了。
麻省理工迎贵客
麻省理工学院是朱总理访美之行的最后一站。记者日前到达波士顿采访时深深感受到全校师生的期待。学校的校报《麻省技术》头版上刊登了该校新闻部主任坎贝尔的文章,对朱总理进行了全面介绍。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王缨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成立了欢迎委员会,并准备了一件小礼物送给朱总理,表达他们的一点心意,至于是什么礼物,他们称要保密。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维斯特还特意挤出时间,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他在1995年访问北京见到朱镕基总理,那次会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朱总理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我是清华管理学院院长,而你是大学的校长,你的职位比我高。”。这句幽默的话令维斯特的紧张感顿消。维斯特说,朱总理给我的印象是开朗,愿意与人打交道。去年9月,听说朱总理将访问美国,我就写信给他,欢迎他来麻省理工做客,朱总理答应将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他对朱总理尊重麻省理工的这一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