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会议前后的张闻天
|
刘伯承等高级领导。结果大家都赞成要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1935年1月7日,红军巧取遵义。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后,张闻天、毛泽东和王稼祥同住在新城古寺巷(今幸福巷)黔军旅长易怀芝的官邸。毛泽东、王稼祥等向中共中央提出,立即准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时,王稼祥、张闻天通知博古,要他在会议上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通知周恩来准备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与此同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也认真准备发言。经三人共同讨论,由张闻天执笔写出一个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报告提纲。毛泽东过去在开会时一般都是即席发言,这次也写了一个详细的发言提纲。这样,经过充分的策划、筹备,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遵义会议于1月15日胜利召开。 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会议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主持,他首先作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虽然作了一定的检讨,但主要为自己和临时中央的“左”倾错误进行了辩护。接着,周恩来作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错误,并主动承担了责任。周恩来的副报告讲完后,博古提议与会者对主报告和副报告加以讨论。 博古的话音刚落,张闻天就立即站起来,按照准备好的发言报告提纲,旗帜鲜明而又系统地对博古的报告进行了反驳。他的发言开篇即称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基本上是不正确的。他指出,“左”倾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张闻天还批评了博古的重大失误:拱手让权于李德,破坏了军委的集体领导,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张闻天的发言与博古的报告针锋相对,令博古震颤,一下子把他和李德推上了被审判的位置。毛泽东把张闻天的发言称为“反报告”。张闻天当时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亦称政治局常委)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博古,他的这一重要地位和这种旗帜鲜明的态度,无疑为遵义会议实现历史转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遵义会议彻底否定“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定下了基调。他的反报告,也自然成为他个人与“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彻底决裂的重要标志。张闻天发言后,毛泽东接着发言。他主要分析了“左”倾军事路线的症结所在,即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毛泽东发言结束后,王稼祥马上接着发言,他明确表示支持张闻天、毛泽东的发言,要求取消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解散“最高三人团”,并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王稼祥的意见获得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赞同。 经过三天的讨论,会议认定,没有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是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而军事上的领导错误主要应由李德、博古负责。会议最后决定:(1)毛泽东同志当选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洛甫(即张闻天)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受党内委托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结束了“左”倾错误对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通过这次会议,毛泽东进入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从而初步确立了他在党内和军内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引导下走上了胜利的坦途。 遵义会议的成功举行和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初步确立是与张闻天的巨大努力和特殊贡献分不开的。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期间的一次讲话中所言:“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我们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会后自觉树立毛泽东的领导权威 在遵义会议上,受到多方指责并被取消了最后军事指挥权的博古,显然已不再适合担任中央总负责人的职务。可是,由谁来接替此职呢?张闻天等力荐毛泽东,而毛泽东则提议让张闻天接替。2月5日,当红军转战途经在川滇黔交界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以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的帮助者,博古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张闻天接任中央总负责人后,倾注全部精力与才智,团结中央政治局和军委委员贯彻遵义会议精神,进一步纠正“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他首先主持召开政治局扎西会议,会议通过了他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该决议以他在遵义会议上的“反报告”为基础,依据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及其他同志的与会发言而形成。《决议》扼要阐述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路线与战略战术原则,是红军反“围剿”战争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思想的第一次系统概括。扎西会议是张闻天同毛泽东配合协作正式领导全党全军的开端。此后,在党内形成了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同红军的实际最高统帅毛泽东相互配合、共同担纲领导全党全军的“洛—毛体制”。 扎西会议后,周恩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歼敌3000余,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战争的实践使张闻天更加相信和佩服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指挥才能,认为毛泽东在前方指挥战斗更有把握,从而提议成立一个前敌司令部,请毛泽东担任前敌总指挥。于是,中央军委便任命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张闻天的这个提议及其落实,加强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不久,毛泽东的前敌总指挥职务因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争论而被取消。尽管张闻天因少数服从多数而赞同,但他很快从事实中看到了毛泽东的正确而接受了毛泽东关于成立一个新“三人团”来全权指挥军事的建议,批准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全权指挥军事。毛泽东进入当时最重要的军事领导机构,使其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新“三人团”成立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闻天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遵义会议前后的张闻天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陈昌浩与张闻天 |
下一篇文章: 张闻天百年人生传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