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曾中生 >> 正文

 

与“剿赤军”作战要诀1933年10月2日 曾中生撰

输给养等条件不能不形成部队与部队间许多虚弱之点,这就是我军飘忽迅速突击而消灭之地方。
(三)敌人四面围攻,每以数倍于我之兵力,分布于全个弧形。过于集中则空隙为多,过于分驻则处处兵力不厚。我以内线作战法,集中主力,攻击一点,没有不消灭的道理。
(四)敌人每于各方堵截,而以一路进犯赤区中心,企图驱我主力于赤区之外,以遭其预定力量之狙击。其实我军集中全力,又得赤区群众力量及 地形道路之优势,鲜有不将敌此路截断后路,四面包围,而陷彼于全军复灭者。
(五)敌人久布围攻,其企图与布署万难秘密。故我易于从其一局部之小胜利而得到其全盘计划,以作全盘进攻布置之根据;至少能避免其于我不利而求得于我有利之决战。
(六)我道路非常复杂,对外交通之路甚多,敌人无法进行断绝。而且非苏区广大群众易受我政治影响,故外面物质亦有法购运进来。同时苏区内部生产运动的发展,经济建设之扩大,以及群众武装力量保护春耕秋收之计划周密,敌之经济封锁绝无法奏效。而且在我红军大举进攻,击溃敌围攻之一弧形时更必得到供给不少,且更能扩大对外的贸易路线。
因此,在上述原因和我们的进攻条件之下,敌人自己统计先后“围剿”七十余次,只有三四次没有受到惨败者(见“剿赤专刊”),其实据我们所知者,敌多一次“围剿”即多一次送枪罢了。至于敌欲借此找到我主力所在和防止赤化蔓延两点更属幻想。因为我主力在赤区易于秘匿,有游击战争及群众力量掩护,甚为便利于我飘忽行动。同时我之赤区发展,以各种工作(如地方工作,白区工作,游击工作等)配合红军来推动,正因此而能有阵地的发展,即敌围攻部队,亦因久驻赤区边境,易受红军影响的。
2.敌之分进合击,并进长追及我之制胜法
敌人因见每次“围剿”失败,且常为我军利用内线作战,集结多数兵力,猛攻一点,致遭惨败;故改用分进合击,并进长追的办法。此种办法我们还未得到其详细的秘密材料惟以对鄂豫皖四次“围剿”言,则敌人采用者即在于编派数个较我数倍之纵队,互相联络,互相呼应,以求分进合击,更不分省、县界限方向并集跟进,迫我主力脱离根据地,然后穷相追击。此实是敌人一再惨败中受了不少经验教训所得出来之计划。此种计划的进行必须具有以下的条件:
(1)必有数倍于我的主力。例如我有一万红军主力,敌人分三个纵队进攻,即每个纵队须在两万至三万主力,合计须有六万到九万主力才能对付我一万红军主力,否则一路为我消灭,他路不敢再进。
(2)各个纵队必须同一系统的部队,至少是能统一指挥的,这样才保有分进合击,并进长追的作用。否则各路不能协同一致,我即乘隙消灭一路,他路即易消灭。
(3)要交通便利,而且阵地要能宜于几个纵队分进者,否则敌不但不易并进而且我仍能据着要点乘机灭敌。
(4)要有大量部队堵截。否则敌之正面即不易攻击,敌之四侧周围仍便我飘忽行动,求得完全自主的决战。
只此四点,敌人即有许多无法完成这种计划的困难。
(1)在目前全国红军苏区到处发展的时候,敌人欲以最多主力布置对付各苏区,其实不但不可能而且不够分配,如果只布置对付一个苏区时,则又于此时期不能不给予其他苏区以有利的发展,以此合全线计算则给予红军便利更多。就川陕方面言,则此种主力始终无法征集。
(2)因系统不一,同一指挥之主力部队更无法凑集,目前蒋逆主力日益削弱,各派军阀系统虽一致对付红军,伸以各种矛盾不易步调一致,此中红军可乘之弱点正多。在川陕,军阀派别更多,于我军更为有利。
(3)在鄂豫皖苏区,因靠长江沿岸,东、西、北三面具有铁路,敌人情此可作交通联络之用,亦为敌一便利之点。此外能适合敌数个优势纵队并进的阵地甚少。拥于一路,则不易开展,分成几路则联络太远。将陷于一路受挫,他路皆不敢进。故胡宗南、肖之楚、刘茂恩辈追至我川陕边境,则已无法并进长追了。
总之,我们破此战术是绝对有办法的。
(一)全国各个赤卫红军有声气上之配合行动,使敌处处受着牵制,无法应付。如将主力分到各区,则为数甚少,不够作用;如将主力集中在一区,则他区都大大活跃进攻。必能破坏其单对一区的计划。
(二)必须集中最大兵力,迅速果断,坚决先机,彻底消灭一路,使敌他路不敢妄进,而敌之计划中途大挫,不能不作全局变更。
(三)非苏区的工作及苏区内反“围剿”的动员和粮食物质等等,均须充分准备,极合于坚决苦战的条件。
(四)在广大的群众斗争与广大的游击战网条件下,更须尽其飘忽能事,避实就虚,用运动战的方法依托苏区周转,必然求得消灭敌人的机会。
(五)侦探工作要好,以便求得先发制人的果决动作。
(六)必要时亦可突出线外进攻,以分散敌人主力,迷惑敌人意志,求得赤区内外各个击破敌人的良机。
3.敌之重层配备活动“搜剿”及我之制胜法
敌人因见分区“搜剿”遭受大的损失,深知彼之分区,各部主力不能偏重一隅,边境配备必多空虚,各区珍域不能一致,分区改区,耗费时日,分区负责与长期准备“围剿”时时陷入呆笨地位,且分守分堵最耗兵力等困难(见“剿赤专号”)。因此敌即主张采用重层配备,活动“搜剿”的办法。此亦敌人“围剿”失败经验所得。但据敌人自谓此种计划尚在商榷改进之中。其实敌人军阀割据的根本矛盾,无法打破,且在更加发展。则分区分防,原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且其重层配备只能防我给予击破一点溃其全线的惨败,而更无法减少其布置空隙。因此敌所发现上述之根本困难,仍然存在。同时敌如着重一面之重层配备,则此(敌所需兵力更多,地面虚弱之处越将不少)我即不必急于消灭其重层配备之点,亦可避实就虚,任意选择足以突破之线。况我军随时随地可采用大的迂回与抄袭的战法,从敌后面侧面攻击。如此敌即重层配备,只要从敌侧后破一要点,则敌全盘布置,均可陷入破败之地。
4.敌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及我之制胜法
敌人所恃为最稳进的战法即所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部队经常采取集结推进的方式,所得之地,均利用地形构筑或设备必要工事,即后方部队亦做工事,以防我袭击。总其用意,即为一面巩固自己地位,一面仍采主动的攻击精神。但此种战法除了处处防御红军突击和企图避免全军消灭的危险或遭遇此种危险仍谋最后挣扎外,其他并无特别作用。且其步步为营。则其行进时间较短,勤务时间必多,进取之机自然减少,而有庞大停滞之弊。更因此发生红军以飘忽行动避实就虚,正无隙不入,则敌此种战法,是不足与红军周旋,同时红军正可利用敌之集结行进而有充分准备时机,且到处发动群众斗争,加紧游击战争的进攻。此时敌如仍然采用此种战法,则四面广泛的游击进攻,敌必陷入军事孤立;再加以红军与群众力量的协同行动,敌必遭受全军的消灭。如敌对四周游击分兵“兜剿”,则步步为营之势已分,而红军更可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曾中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与“剿赤军”作战要诀1933年10月2日 曾中生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