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圣君康熙帝
康熙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
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
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
个人档案
爱新觉罗·玄烨
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为清世祖
顺治皇帝的第三子。
享年:68岁
庙号:清圣祖
父亲:爱新觉罗·福临
母亲:佟佳氏 后尊为孝康章皇后
子女:35子,20女
出生: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公历5月4日)
逝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公历12月30日)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陵寝:景陵(清东陵)
嫡妻: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乌雅氏——威武之女(孝恭仁皇后)
配偶:16人
继位人:胤禛(
雍正)
康熙功绩,千古一帝
清圣祖康熙帝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
康熙帝在其祖母
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收复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师东北的热河营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
康熙帝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清)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爱新觉罗玄烨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六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一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概括说来,共有八点: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父仲明、子精忠),镇福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国家钱粮,大半耗于三藩。经过八年平叛战争,终于取得削平三藩的胜利。群臣请上尊号,
康熙帝严辞拒绝。他认为,八年战火,生民涂炭,应该务实,切戒虚名。随后,他开始着手统一台湾。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奉南明正朔(即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康熙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台湾政局不稳的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在荷兰殖民者的协助下,率军统一了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派总兵官一员、率官兵八千,驻防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黑龙江地域在
皇太极时已经归属清朝。清军入关后,数百沙俄兵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地区,占领雅克萨(今阿尔巴津)、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呼玛尔(今呼玛)等城。康熙统一台湾后,调派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划定了以额尔古纳河、格尔毕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整个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包括尼布楚在内的大片土地则被割让给俄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俄国人从此合法获得了在远东的战略前进基地,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一步疯狂割地创造了前提。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努尔哈赤和
皇太极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康熙则进一步解决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问题。从秦汉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难题,到康熙时才算得解。
康熙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蒙古成为清朝北部坚固的
长城。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清军入关后,最大的弊政莫过于圈占土地,跑马占田,任意圈夺。
顺治帝曾谕令禁止圈地,但禁而不止。康熙帝颁令,停止圈地,招徕垦荒,恢复生产。为促进农业生产,
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绩。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康熙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
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圆、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
颐和园)和圆明园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
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60余种,2万余卷。
第八,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康熙朝大事年表
顺治十八年 (1661年 辛丑) 正月 初二日,
顺治帝患痘,病危。召原任大学士麻勒吉、学士王熙起
草遗诏。初七日,逝于养心殿。遗诏中对十八年的朝政进行检讨,共有十四项罪责。遗诏立第三子
玄烨为太子,特命内大臣
索尼、
苏克萨哈、
遏必隆、
鳌拜四大臣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初八日,遣官颁行遗诏于全国。初九日,玄烨即皇帝位;年号:
康熙。
三月 为
顺治帝上尊谥“章皇帝”,庙号“世祖”。
四月 以一等阿达哈哈番侍卫傅达理随葬
顺治帝,予祭葬,谥忠烈。
郑成功收复台湾。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发生奏销案。 六月 罢内阁,复内三院。
十二月 平西王
吴三桂率大军入缅,缅甸人执明永历帝朱由榔以献。宗人府进《
玉牒》。
康熙元年(1662年 壬寅)
四月 加上太祖、太宗尊谥。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父子于昆明。郑成功逝。
十月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仁宪皇太后,母后为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1663年 癸卯)
二月 慈和皇太后佟佳氏逝。
五月 为慈和皇太后上尊谥孝
康熙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奉移世祖梓宫往孝陵,奉安地宫。
六月 葬世祖章皇帝于孝陵,孝康皇后、端敬皇后与之合葬。
康熙四年(1665年 己巳)
七月 以太皇太后懿旨,聘辅臣索尼孙女、内大臣噶布喇之女
赫舍里氏为
皇后,行纳采礼。
九月 册立辅臣索尼之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五年(1666年 丙午)
正月 辅臣鳌拜与苏克萨哈因换地相争,自此鳌拜专权。
康熙六年(1667年 丁未)
正月 封世祖第二子皇兄
福全为裕亲王。
四月 加索尼一等公。
七月
康熙帝亲政,御太和殿受贺,加恩中外,大赦。始御乾清宫听政。命武职官一体引见。鳌拜杀苏克萨哈及其子。赐遏必隆、鳌拜加一等公。
九月 命修《世祖实录》。康亲王杰书议苏克萨哈罪。
康熙七年(1668年 戊申)
正月 建孝陵神功圣德碑。加鳌拜、遏必隆太师。
九月 康熙帝将巡边,侍读学士熊赐履、给事中赵之符疏谏。
康熙帝止行,仍令遇事直陈。
十二月 治历法的比利时传教士
南怀仁劾奏钦天监监副吴明烜。
康熙八年(1669年 己酉)
五月 诏逮捕鳌拜交廷鞫。是日,在鳌拜入见时,侍卫以扑击之戏抓捕之。自此,设善扑营,以近臣领之。王大臣议鳌拜三十大罪,当诛族。
康熙帝诏令以其屡立战功,免死拘禁,其党班布尔善等伏诛。夺遏必隆太师、一等公。
康熙九年(1670年 庚戌)
五月 加上孝康章皇后尊谥,升祔太庙。
十月 颁《圣谕》十六条。改内三院为内阁,复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大学士。谕礼部举行经筵。
康熙十年(1671年 辛亥)
正月 封世祖第五子常宁为恭亲王。
康熙十一年(1672年 壬子)
十二月 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博翁果诺、温郡王孟峨疏辞议政,允之。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疏辞议政,不许。
康熙十二年(1673年 癸丑)
三月 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许之,以其子之信嗣封镇粤,不许,令其撤藩还驻辽东。
九月 谕总管太监考察各宫太监勤惰情况。
十一月 吴三桂杀巡抚
朱国治,举兵反叛。
十二月 吴三桂反对撤藩叛乱,讯传京师。执其子额驸
吴应熊下狱。诏削吴三桂爵,宣示中外。
康熙十三年(1674年 甲寅)
正月 封世祖第七子隆禧为纯亲王。
二月 广西将军孙延龄叛。太皇太后颁内库银犒赏平三藩前线将士。钦天监新造仪象成。
三月 耿精忠叛,执总督范承谟,并邀台湾郑经助攻。
五月 皇后赫舍氏因难产逝于坤宁宫。
康熙十四年(1675年 乙卯)
十一月 复设詹事府官。
十二月 立皇子
胤礽为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颁诏中外,加恩肆赦。
康熙十五年(1676年 丙辰)
正月 以建储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因军需浩繁,民力唯艰,暂停仁孝皇后陵寝建造之工。
十月
康熙帝命讲官进讲《通鉴》。耿精忠势穷而降,三藩叛域浙、闽、陕渐次平定。
康熙十六年(1677年 丁巳)
二月 幸南苑行围。大阅于南苑,命内大臣、大学士、学士诸文臣亦俱披甲。
三月 改
顺治年间十三衙门的相关机构分别为内务府的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慎刑司、庆丰司、上驷院,并于其下设立敬事房。诏令内务府三旗每旗编为五佐领,设骁旗、护军参领,由骁旗参领兼管旗务。命翰林长于辞赋书法者,以所业进呈。任命靳辅为河督,整治河务。
七月
康熙帝御便殿,召大学士等赐坐,论经史,间及前代朋党之弊端,谕严加警戒。封世祖乳母朴氏为奉圣夫人,顶帽服色照公夫人品级。
八月 册立内大臣遏必隆之女贵妃
钮祜禄氏为皇后,
佟佳氏为贵妃,赫舍里氏为僖嫔,李氏为安嫔,
章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
康熙十七年(1678年 戊午)
二月 制《四书讲疏义序》。皇后钮祜禄氏崩于坤宁宫,辍朝五日,谥曰孝昭皇后。
三月 吴三桂在衡州(今河南衡阳)称帝,年号昭武。
七月 召翰林学士
陈廷敬、侍读学士叶方蔼入值南书房。吴三桂于衡州称帝。
八月 西洋国王阿丰肃使臣入贡。御经筵,以《御制诗集》赐陈廷敬等。吴三桂死。颁行《
康熙永年历》。
十月 皇四子
胤禛生,母为
乌雅氏。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己未)
正月 平定三藩之乱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康熙帝御午门宣捷。
康熙十九年(1680年 庚申)
十月 册封胤禛之母乌雅氏为德嫔。
康熙二十年(1681年 辛酉)
三月 葬
仁孝皇后、孝昭皇后于东陵昌瑞山陵。
七月 因平定三藩,赐宴于瀛台,员外郎以上皆与,赐采币。
十一月 定远平寇大将军等率军入云南,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彻底平定。
十二月 以三藩平定御太和门受贺,宣捷中外。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册封孝诏仁皇后之妹钮祜禄氏为贵妃,晋惠嫔那拉氏为惠妃,宜嫔郭络罗氏为宜妃,荣嫔为荣妃。颁发恩诏,赏赐宗室、外藩,予封赠,广解额,举隐逸,旌节孝,恤孤独,罪非常赦不原者悉赦除之。是年,
康熙帝诏见直隶巡抚于
成龙,称其为“清官第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壬戌)
正月 上元节,赐群臣宴,观灯,用柏梁体赋诗。上为制《升平嘉宴诗序》,刊石于翰林院。
三月
康熙帝谒福陵、昭陵,驻跸盛京。谒永陵。由山道前往乌拉行围。望祭长白山。
七月 清廷以郑氏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准备攻台。
十二月 遣郎谈、彭春侦察雅克萨情形,还奏后
康熙帝决定暂不进攻,派宁古塔将军与之对垒。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癸亥)
二月
康熙帝初次幸五台山。
五月 设汉军火器营。
六月 至古北口外行围,木兰围猎自此始。
十月 设黑龙江将军,驻黑龙江城(今爱辉南)。
十一月 以收复台湾,告祭孝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甲子) 正月 命整肃朝会礼仪。首次纂修《
大清会典》,自崇德元年至
康熙二十五年。
二月 以萨克素兵临雅克萨。
九月
康熙帝初次南巡启銮。
十月 开放海禁。南巡途径黄河,视察北岸诸险。
十一月 南巡至江宁,谒明孝陵。回銮时次曲阜,诣孔庙。是年,用施琅议,于台湾设府、县等,隶福建行省。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0个儿子、8个女儿活到成年。
父亲
顺治皇帝
长兄爱新觉罗·牛钮,早殇
二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
五弟
爱新觉罗·常宁,
恭亲王
七弟爱新觉罗·隆禧,纯亲王
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
后妃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德妃,
雍正帝生母)
·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二女,下嫁仓津,
多尔济。子允祥。
·
敦怡皇贵妃,
瓜尔佳氏。侍奉
康熙时为
和妃,世宗
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
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为
康熙诸妃中最长寿。
·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
雍正时尊为皇考
皇贵妃,
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死后,谥为壳惠皇贵妃。
·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
康熙二十年册为
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
惠妃,
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
庶妃。
康熙十六年册为
惠嫔;二十年为惠妃。
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
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
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
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
允祺、
允禟、允禌。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
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
荣妃,
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
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
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
允祉成人,一女下嫁
乌尔衮。
·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
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
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
辛者库贱妇所生”。卫氏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
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
嫔。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
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
顺治皇帝
悼妃的侄女。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
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初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
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
·
定妃,万琉哈氏,
康熙在时为嫔,
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
顺懿密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
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
纯裕勤妃,陈氏。初为勤嫔,被
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
允礼。 ‘
·庶妃,钮祜禄氏,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
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
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
襄嫔,高氏。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一子,
允祜。
·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
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被
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
乾隆元年被
乾隆帝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
熙嫔,陈氏,一子,
允禧。
·
穆嫔,陈氏,一子,允祢。
·
僖嫔,赫舍里氏 (?——1702),赉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
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
通嫔,纳喇氏,监生常素代女。初,赐号
贵人。
康熙十四年,生皇子万黼。十八年,生皇子允禶。二十年,生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雍正二年六月,世宗晋尊为皇考通嫔。
乾隆九年甲子六月二十三日卒。(十年十月十六日奉安)。
·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总兵官刚阿岱女。
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
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章佳氏据圣祖御集当为王佳氏,
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
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
·
布贵人,
兆佳氏,生皇五女
和硕端静公主。
·
袁贵人,袁氏,
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纳喇氏,那丹珠女。
·贵人,陈氏,陈秀女。
康熙五十二年,生皇十五子允禐。
·贵人,纳喇氏,骁骑校昭格女。
·
伊贵人,易氏(?——1728年),
雍正六年戊申(四月)卒,享年约七十多岁。
·马贵人,
康熙五十五年前卒。葬景陵妃园寝,其余不详。
·尹贵人,葬景陵妃园寝。
·勒贵人,葬景陵妃园寝。
·
新贵人,(?——1716年),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五日卒,葬景陵妃园寝。
·文贵人,葬景陵妃园寝。
·蓝贵人,葬景陵妃园寝。
·常贵人,葬景陵妃园寝。
·尹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色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路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寿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
常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瑞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贵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
徐常在,(?—1702年)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卒,葬景陵妃园寝。
·石常在,葬景陵妃园寝。
·灵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春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
晓答应,
乾隆三十二年葬妃园寝,葬景陵妃园寝。
·庆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秀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治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妙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牛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双答应,葬景陵妃园寝。
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胤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
爱新觉罗·胤禔,
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
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
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皇帝
皇五子
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
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
爱新觉罗·胤祐,淳度亲王
皇八子
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
爱新觉罗·胤禟,封为贝子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
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
雍正帝即位后,下令其“祯”字改为“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
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
硕塞之后博果铎
皇十七子
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
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祁,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
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
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
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1674年—1710年),母布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
固伦恪靖公主(1675-1735),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
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
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
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
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
和硕敦恪公主(1691-1709),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
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
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
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
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圣祖弟恭亲王
常宁长女,母
庶福晋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