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派人到闽东与叶飞联系,要他到南昌接受任务。接到通知后,叶飞立即动身。途经福州时,赞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闻讯,一定要见见这位威震八闽的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的最高长官,特备酒宴招待叶飞。 叶飞应邀赴宴,陈仪望着面前这位很有礼貌的俊朗青年:颀长的身材,单薄、清瘦,理着军旅中少见的分头,眉清目秀,温文尔雅,20岁刚出头的年龄……凝视片刻,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用疑惑的口吻问:“你是叶飞先生吗?” 叶飞答道:“是呀!” 素以爱惜人才著称的这位国民党元老不免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长期以来与他周旋作战、闹得整个闽东天翻地覆的叶飞竟如此年轻,又如此的文儒雅气!当即赞叹不已:“啊,叶先生……你是个书生嘛!” 出席宴会的省保安司令不时侧目看叶飞那身衣裳。开始叶飞没有太注意,后来一低头才明白,原来自己作为便装穿的这套黄呢军服是从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身上剥下的。那位参谋长是不久前率部进攻闽东苏区时,被叶飞指挥的红军击毙的。省保安司令直觉得一股凉气直透后脊梁,再也无心喝酒,也不敢跟叶飞碰怀,而叶飞却很坦然,举止得体地跟这些昔日之死敌、今日之友党友军的官员们交杯换盏。
中菲友谊史上的光辉一页 在战争年代,叶飞有勇有谋,“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威震敌胆;新中国成立后,他几度步入政坛,再掌军机,一路佳绩迭出,广有建树。连任第六、七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他接待过欧洲议会及尼泊尔、澳大利亚、泰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议会代表团,接待过的来自五大洲的华人、华侨社团、华侨领袖和知名人士难以数计。他出国访问两次,一次是访问缅甸、泰国,一次是菲律宾,都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菲律宾的访问,引起了菲律宾社会各界空前的轰动,在中菲友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89年1月,应菲律宾参议长萨隆加的邀请,叶飞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访问。这是他自1919年随父亲回国,离开诞生地70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这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国家。 1月25日,专机飞抵马尼拉机场,一向处变不惊的叶飞有些激动了,他紧握女儿叶葳葳的手,喃喃地说:“70年了,整整70年了!”女儿问道:“您还记得家乡的样子吗?”叶飞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语:“哪里还记得?都这么长时间了!那时还只有四五岁啊!”
菲方给了叶飞仅次于国家元首的礼遇,盛装的仪仗队,鸣礼炮17响。叶飞的胞妹爱玛手捧一大束鲜花站在欢迎的行列中。一腔亲情,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与爱玛拥抱时,他禁不住眼睛湿润了。记者们围着叶飞,请他谈谈感想。他动情地说:“有句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现在是连乡音都不懂了啊!”“我是为促进中菲两国的友谊而来。中菲两国是近邻,又有血肉相连的亲戚关系,更应该世代友好下去。”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接见了叶飞,会见隆重而又亲切。总统对叶飞说:“我有中国血统(注:阿基诺夫人的祖父是中国人),你有菲律宾血统,我们两人就是中菲两国友好的象征。” 叶飞说:“作为一个和菲律宾有血缘关系的中国人,更希望中菲两国能世代友好,因为这符合中菲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叶飞访菲引起了空前的轰动。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菲律宾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菲律宾五家华文报纸和主要英文报纸,每天都以显著版面刊载代表团访问活动的文稿和照片。访问结束时,菲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星报》上刊登了一幅漫画,画面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两棵大树,注文说明,这两棵大树代表中国和菲律宾,用以表达中菲两国和两国人民间兄弟加亲戚的关系。 通过此次访菲,叶飞在菲律宾成了知名度很高的象征中菲友谊的中国领导人。 1999年4月18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拼搏奋斗了一生的共产党人叶飞,永远离开了他的祖国和人民。 他辞世的消息传到菲律宾,菲华商总会和迪阿旺镇各界人士自动地聚集在一起,商议做些事情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战士。最后,镇理事会通过决议,把镇中心的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并由菲华商总会出资在公园铸立叶飞将军纪念铜像,还决定捐献第2000个职业学校,将这个学校命名为“叶飞学校”。 在国外以一位中国将军的名字命名公园并铸立铜像,这个殊荣只有叶飞享有。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样也是菲律宾华人的骄傲、迪阿旺镇的骄傲。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