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ang >> 杨澜 >> 正文

 

中国IT风云人物之一:杨澜

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等。这些都是时代顶尖人物,与之同行,杨澜受益良多。

与精英同行

经常作人物访谈节目,杨澜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和名流,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人生管道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和杨澜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

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获得极大的丰富。节目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大量的被动阅读,节目进行中一问一答之间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进行智慧的呼吸,使她有机会吸收了解了许多信息和知识。

凤凰卫视的两年对杨澜意义非凡。这时期的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进军商业只欠“资本”二字了。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像很多“海龟派”(海外归来)回国创业还要做“扒路军”现挖管道现铺管线,她已经留好了战略发展的管线,振翅欲飞了。

杨澜之阳光文化时期

2000年是杨澜大放异彩的一年。

从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位置上退出之后,杨澜一度沉寂,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的都是她相夫教子的花边新闻。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资本市场上,传媒概念正如日中天,阳光卫视的出现适逢其时,是时势造英雄的绝佳样本。

高调出场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选择了始终站在阳光卫视的前面。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杨澜谈家庭,杨澜谈女人,杨澜谈时尚,杨澜谈电视……杨澜还与陈冲、瞿颖、张天爱等人一起,被选为亚洲70位美女之一。

杨澜说过,她在上海生活,在北京交朋友,在香港做生意。北京是全国的传媒中心,在这里交朋友的直接效果就是她的曝光度一时无俩。这一回,杨澜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从一个传媒做出来的名人变成了一个做传媒的名人。

申奥成功之后的杨澜更加光芒万丈,她在陈述中的表现为她提供了更高的事业台阶和更广阔的舞台,人们已经在纷纷议论她从政的潜力了。

幸运之源

年轻女人的成功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容易走极端,要么是被神话,要么是被轻视,特别是当她有一个博学又富有的丈夫时。

培根说:“一方面,幸运与偶然性有关——例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等;但另一方面,人之能否幸运又决定于自身……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个人的优良素质是杨澜的幸运之源。从《正大综艺》到《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她一直用心,努力,从不对现状满足。

杨澜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灵感的人,所以她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999年在上海采访《财富》杂志主编时,开始那位主编态度并不十分认真,但聊着聊着,他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因为杨澜当时的提问已经具体到:“在你就任主编之后这十几年当中,世界财富前10名的排列有过什么样的变换?这些又集中反映出国际产业结构什么样的调整?而那些被换下去和换上来的大企业领导,又是怎么面对这种变换的?”在随后30分钟的采访中,洋主编很吃惊地说:真没想到你的“家庭作业”准备得这么好,在你之前的采访,别的记者一直都在不断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你对中国是什么感觉”,“你对上海有何感想”。

接受过杨澜采访的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Grove)曾总结说他来中国有两件事出乎意料,一件就是看到联想第一百万台电脑下了生产线,第二就是没有想到中国有这么出色的记者。

杨澜在《凭海临风》中写到了乘热气球的经历。热气球的操作员能做的只是调整气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这正是乘坐热气球的魅力所在——既有控制的可能性,又保留了不确定性,所以比任何精确设定的飞行都来得刺激。

“其实人生的乐趣也是如此,全在这定与不定之间。”杨澜如是说。

杨澜简历

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同年从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为中国观众家喻户晓,并于1994年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年至1996年杨澜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哥伦比亚电视网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

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于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4月,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唯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7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和主持双重任务,采访了多名著名时事人物。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Asia week)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

2000年1月,出资4000多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担任集团主席。

2000年3月,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仍任主席。

业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杨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中国IT风云人物之一:杨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