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拿出评论员定稿
6月30日,党报评论君早早完成“七一社论”最终定稿,卸下重任。还以为连日来的忙碌终于可以正点儿吃顿晚饭,下班后轻松地驱车赴约。谁知,时间刚过18点,手机里跳出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徐才厚开除党籍处分。评论君暗叹一声:约不了会了,活来了。
虽然心中早有预感,但此时公布消息,还是让人非常意外。第二天就是“七一”,党的生日。谁过生日不想喜气洋洋、花团锦簇,有啥不好消息换个时间说,也是常理。不过,这次发布“坏消息”的,不是别人,正是寿星本人。这着实让大伙儿意外。转念一想,也不禁佩服感叹:选择这样的时间,说明寿星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用这种方式给自己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宣示自己的决心。
果不其然,一分钟不到,领导电话已至,要求配发评论员文章。车已至北三环,约会地点近在眼前,评论君立即掉头,火速赶回办公室。按照中央部署,一番讨论,很快细化敲定3篇评论员的标题和要点,首篇就是《铲除腐败决不手软》。匆匆扒两口饭,赶紧坐回电脑前。一个多小时后,初稿拿出,经领导们细细改定、审定,当晚10点过,传给新华社发通稿,23:13,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人民网也及时推出。不到半小时,人民网文章的点击量迅速突破5000。看来,“夜猫子”真是不少,又或者说,徐才厚案格外受关注。
再紧也要挤进一版
有点新闻常识的人都知道,报纸的一个看点就是看版面怎么安排。读人民日报能读出什么,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一版版面安排。
6月30日晚,夜班在安排一版版面时还真不轻松。“七一”这天的一版,新闻爆满,“七一”党报发社论,那是不容置疑要在一版的,标题还得飘红。6月30日当天,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议题重大,百姓关心,当然得大做。重头稿件太多,急得夜班同仁呼吁“一版扩版”。挠头之时,有人建议:一边喜气洋洋地祝贺党的生日,一边肃杀凛凛地处置党内大蛀虫,这正面负面的放一块儿版上,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协调?既然版面如此紧张,是不是可以把打大老虎的评论放在二版或四版上-----按照惯例,这样的安排,规格也很高了。
不过,领导的政治判断更高。领导们认为,此评论不放一版,不足以显出决心和力度。党中军中有大蛀虫固然负面,但我们党敢于挖蛀虫打老虎铲毒瘤,勇于清理门户,这份胸襟、这种勇气、这番自信、这种果决,绝对要通过党报不打折扣地传递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直接感受到。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再回看一下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一版版面,你是否接受到这强烈信号了?
事情没有结束。7月1日,关于徐才厚案,各个国内媒体头条纷纷报道,外媒也进行积极解读,认为该案为“中国反腐斗争打出关键‘一拳’”。“俄罗斯之声”还拟了个有意思的标题——“徐才厚案:习近平给反腐加‘辣’”。按中央部署,党报评论君乘胜追击,拿出了后两篇评论。在第二篇评论员文章《法纪面前没有例外》里,文章特别强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内和军内都不允许有特殊党员,任何目无法纪、不把法纪当回事、以为位高权重就可以越位滥权的人,最终都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惩。对于这一点,谁都不要幻想有什么“保险箱”,谁都不要指望有什么“法外开恩”------这番话,说得相当直白、坚决,相信读者,你懂的。
还需要透露一点,第三篇评论员文章《军队形象不容玷污》,直接由中央点题。在党报的评论史中,就军队问题单发评论员文章,也并不多见。评论员文章指出: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决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严肃查处徐才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正是我们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有力举措。同时指出,个别腐败分子代表不了军队整体形象,严肃查处徐才厚问题传递的恰恰是军队形象不容玷污的坚定意志。
从这些字里行间中,你是否又明白一些?
版面生态大有学问
在人民日报各种评论类型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属于高规格,不是随便署的,规定很严。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案件,人民日报“评论员”才会现身发声、引导舆论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