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瑾玎(1886-1973)又名熊楚雄。湖南长沙人。早年在长沙从事教育工作。
1918年秋加入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1919年参加长沙五四运动,后在通俗书报编辑所任事。
1922年起先后任湖南自修大学教务主任和湘江学校董事,协助毛泽东培养革命人材。
1924年参加改组后的国民党。
1926年2月在长沙参与组织湖南三民主义学会,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言行,参加长沙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斗争。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中共湖北省委机关工作,后到上海。
1928年4月起,担任中共中央的会计,以开办“福兴”商号做掩护,与朱端绶建立秘密联络点,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和办公的地址。他谨慎细心,严密周到,在白色恐怖下,使这个党中央的秘密机关持续三年之久未被敌人发觉。他还主持开办三个酒店一个钱庄,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并协助毛泽民经营印刷厂,秘密印刷党的报刊。
1931年秋被派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担任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宣传教育部部长兼省政府秘书长。
1932年又回到上海,负责党中央内部交通。
1933年4月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在国民党监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并组织难友为改善生活条件进行顽强的狱中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党中央营救获释出狱到武汉。
193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创刊,他担任报社总经理,领导全社员工克服困难使党报顺利出刊发行。同年秋赴重庆积极筹备建社,保证了武汉失守后的次日,《新华日报》在重庆继续出版。他长期担任报社总经理,
1944年夏并任中共中央重庆工作委员会委员,出色地完成了报社的经费、纸张的供应和出版印刷等任务,保证了《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得以按时发行。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转入晋绥解放区,担任《晋绥日报》社副经理。后任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被选为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到怀疑,周恩来在证明材料中指出,他“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最可信赖”。
1973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著有《革命老人徐特立》,出版有《熊瑾玎诗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