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1907年——1998年),新中国的开国上将,是黄石籍军衔最高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作为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0月12日是王平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编撰此文,以表达对这位从黄石走出去的将军之深切怀念。
婴幼时失去母亲,年少的姐姐抱着他乞讨百家乳
王平原名王惟允,1907年出生于阳新县三溪镇大湖地村一贫苦家庭。大湖地村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坐落在两道山岭中间的河谷里。 王平家境非常贫困,兄弟姐妹六人中他排行最末。出生后不久,他的两个哥哥因病夭折,三个姐姐都送别人家做了童养媳。王平不满周岁时,母亲病故了,父亲只好把大姐从婆家叫回照顾他。当时只有10来岁的大姐,回家后整天抱着这个小弟弟满村子转悠,像要饭的一样,哪家大娘有奶就把小弟抱到哪家讨奶吃。后来小弟能吃米糊糊了,大姐就每天煮米糊糊喂他。直到王平6岁时,姐姐才回到婆家去。 少年王平5岁时就开始帮家里放牛。有一次放牛不小心掉进水塘里,差点被淹死,幸亏被村里人及时救起,捡回一条命。到了上学年龄,父亲送他去了私塾,学习国文算术。读了几年私塾后,父亲把他送进药铺当学徒。药铺虽然学不到什么医术,但是私下里他却看了不少好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王平是爱不释手。一年的药铺生活,王平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知识。第二年他考取了县城高等小学,但因家里穷没钱供他上学,父亲就让他去了一位前清秀才开的经馆。尹秀才讲课不收报酬,他每天给学生讲讲文学,教学生写写文章。经馆里订有上海《大公报》等进步报刊,学生们常常在一起自由谈论,从中了解一些时事新闻。少年王平就是从这时开始认知世界,也就是这时,明白了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在这个小天地里,他和同学们开始接触新事物,接受进步思想启蒙。
好打抱不平的性格,使他成为农民心中的英雄,党在农民运动中依靠的积极分子
1926年,鄂东南地区的大冶、阳新、通山、崇阳等县都先后建立了党组织,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阳新县大畈镇农民协会成立后,王平常常和几个好友一道参加“农协”的各种活动。“农协”集会上,爱打抱不平的个性,使他常常跟随着演讲人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要抵制日货!”。 不久,王平所在的乡也成立了农民协会,19岁的王平被推选为乡“农协”委员,并成为大湖地村农民协会负责人。在“农协”工作期间,王平活跃在各个乡村,热情地向农民弟兄宣传革命真理。他带领着农民打土豪斗劣绅。为了铲除群众的迷信观念,他带头拆庙宇砸菩萨,倡导男女要平等,鼓励妇女解放,放脚、剪短发……在村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王平成了乡亲们心目中的英雄,成为党在农民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到处人心惶惶。全国各地的“农协”也受到了影响,很多“农协”成员隐蔽了下来,土豪劣绅蠢蠢欲动,开始组织武装反攻。 这天,大地湖村来了一队敌军。由于不认识王平,便在村口转悠。偏巧这时王平从村外回来,看到村口的敌兵,正想转身,不料已被发现。十几个持枪的敌兵正愁找不到王平的家,为抓不着王平而着急咧!“农协”的骨干分子王平他们并不认识,村子里找不着其他人带路。见到王平上前一把抓住他,询问他王惟允家的住处,并要他带路。原来敌人并不认识王平!王平灵机一动,带着这十几个匪徒东绕西拐,来到后山一座没人住的破茅屋前,指着那两扇紧闭着的大门,告诉敌兵那就是王惟允的家,说完,一个转身飞快地跑开了……敌兵信以为真,赶紧上前踹开房门,一看,这只是一间牛棚,几头大水牛正在那儿欢快地吃着草料。发现上当了,待回过头来,王平早已跑远了。 残酷的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倒王平,他开始秘密组织起“同学会”、“同乡会”,常常与“农协”的骨干们一起谈论国家形势。 一天,王平到县城侦察敌情。他提着个篮子,篮子下藏着一捆传单,上面用一些商品广告画掩盖着。在离村十多里的一座小凉亭里,见四周无人,准备在亭子周围张贴。刚要从篮子里取传单时,突然发现亭右边走来一队国民党士兵,跑已经来不及了。他沉住气,佯装粘贴商品广告。两士兵上前气势汹汹询问着王平,眼睛瞄着王平手上的篮子,很是怀疑。王平一边贴着广告,一边微笑着搭着腔儿,一脸地从容。见状,敌兵也就没怀疑他,走了。王平这才松了一口气,起身向县城方向奔去。
文武双全的他,被视为红军中的“宝贝”,他从一名普通的红军宣传员成长为领导干部
1930年5月,王平在父亲和家人的支持下,告别了家乡人民,报名参加了红军,开始了新的征途。 在红军队伍里,王平当过宣传队员,还做过文书,因为有文化,常常被战士称之为“师傅”,被视为红军中的“宝贝”。不久,王平被任命升为红军二纵队宣传队长。写标语成了宣传队员最基本的功课。他要求每个宣传员每天必须写10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10个字。每人每天要写的这些标语,必须要自己动脑筋,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根据当时的形势来拟写。标语既要让群众看得懂,又要有强烈的号召力。泥巴墙、岩壁上,到处写满了标语。标语成为当时宣传发动和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 王平参加红军后的首次战斗是岳州之战。望着江面上游戈的敌军舰,面对有枪有炮、武器比红军先进得多的敌人,王平与战友们毫不畏惧。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在与敌人奋力拼杀的同时,还不时地鼓动身旁的战友,不忘发挥他宣传员的作用。首次战斗,他亲手缴获了敌人3支长枪。摆弄着手里的战利品,他激动得一夜也没睡着觉。 不久,王平又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由于他作战勇猛,又善于在战斗中做政治鼓动工作,1932年冬,被任命为红三师流动团政委。自此,他在军中开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