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平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浙江省第十中学毕业,1919年赴日本留学,192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24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1927年3月毕业后入该校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生,1928年5月与松本米子结婚,1931年3月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任浙江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浙江大学时期 1931年苏步青任浙江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33年晋升教授,并任数学系系主任。
1937年11月初,日寇飞机对杭州进行轰炸和空袭。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即将被迫举校西迁。恰在此时,一封特急电报送到苏步青手中。日本东北帝大再次聘请苏步青前去该校任数学系教授,各种待遇从优。可苏步青却对这封聘书置之不理,并叫夫人抓紧做好西迁准备。这时,有人前来劝说苏步青:“苏先生,你夫人是日本人,日军来了也不会对您怎么样,您何必要西迁呢 ”可他却对来人义正词严地回答道:“你想叫我做汉奸吗 ”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与浙江大学师生迁往浙江建德、广西宜山,经过2600余公里的长途辗转跋涉,他们到达了贵州遵义附近的湄潭建立临时校舍。由于生活紧张,苏步青的一个儿子出世不久,因营养不良而夭折。在破庙里继续研究射影微分几何等研究工作长达6年之久。
那时作为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教授,上课也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经常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上讲台。当他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时,学生们对着他的背,指指点点说:“看,苏先生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样样俱全,还有螺旋曲线!”
为了生存,苏步青只得上街买了锄头、粪桶等工具,在朝贺寺前开出半亩荒地,种上蔬菜、红苕。每天下班,忙着浇水、施肥、灭虫,俨然一位菜农。由于他对菜园的精心管理,蔬菜长势良好,弥补了家庭粮食之不足。有一天,湄潭街上菜馆蔬菜断了供应,还从他这里要去了几筐花菜。正如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一谈到菜根香,我就想起了抗战时期随浙江大学‘流亡’到遵义附近的湄潭的情景来。那时,一家八口在破庙安身,生活困难,吃地瓜蘸盐巴过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苏步青教授写出了《影射曲线概论》和《微分几何学》等论文,在国际数学界,浙大作为一个有名的学派与美国、意大利鼎足三立,苏步青也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1946年浙江大学由湄潭复员至杭州。1948年任浙江大学训导长,1950年9月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复旦大学时期 1952年院系调整后,苏步青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1953年2月任复旦大学教务长。1955年7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是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中国数学会学报》(旧刊)的主编。解放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曾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56年9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58年10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5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4月任复旦大学校长,1983年3月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1980年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
和陈建功共同把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数学系建成一个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几何研究集体,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并且非常关心中学数学教育,为提高中学师[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