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小界岭,河南和湖北交界的一座山峰,两省间的交通要道。敌人经营了数月之久的第一道封锁线,而这时成了一座空山———守敌都去“追”皮旅去了。皮旅如同检阅似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7月9日,皮旅经过告别大别山的最后的殊死一战:青风岭之战,把千里大别山甩在身后。11日,冒着敌人的弹雨强渡大河磨子潭。跨过磨子潭,便是一马平川的皖中平原。
皮定均的决心是五昼夜飞越皖中平原。
在敌人还来不及反应、完不成层层包围的兵力部署时,皮旅五昼夜连续行军,不停顿,不宿营,飞越700里!这就是皮定均的旋风战术。
背包丢了。7000个背包,丢了整整一山沟。文件烧了,老马和伤病员精减了。部队出发了。
绝对是一场生命的争夺战。许多人一面走路一面睡觉,一不留神就掉到了水田里。有的猛地醒来一摸前面没人,便赶紧追上去,结果把前头的人撞个跟头。骑在马上的扑通扑通往下掉;脚,直走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第五天下午,皮旅终于跨过了津浦铁路,进入解放区。跨越铁路的最后一战更为激烈。敌人的装甲列车派上了用场,与碉堡火力交叉射击,沿线敌人兵分五路,倾巢出动。千里突围的最后一仗。皮定均下了他整个突围途中最痛快的一道命令:“把炮弹、子弹全部打光,一发也不留!”
中原突围,史之绝笔!
1946年8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头条新闻:
《突破蒋军包围追击中原东进我军一部胜利抵达苏皖边区》。
文章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证明了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求和平、求团结、求生存的铁的意志面前,反动派的包围阻击袭击困扰种种残忍阴谋,显得何等无能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