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的笑与不笑: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图)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906/20090606151326860.jpg">
罗京的名字同《新闻联播》一起,走进千家万户;罗京的荧屏形象就像一张画,端庄肃穆。有人问:“罗京,你会笑吗?”罗京真的笑了,他幽默地说:“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
生活中的罗京喜欢穿牛仔裤、夹克衫,他有说有笑,极为随和。他有一个中国人标准的三口之家。夫人刘继红,曾是他的校友,儿子
罗疏桐还不到四岁。他每天往返于中央电视台及电视台后面的宿舍楼,忙忙碌碌,有时还要出差、出国,没得空闲。每当提起这些,罗京总是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感激自己有一位理解支持他的贤慧的妻子。
1985年,坐在《新闻联播》这把椅子上的罗京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但他忘不了培育过他的老师们,在播音系,与罗京最投缘的是李钢教授。罗京毕业后经常到李教授家作客。在李教授夫妇多次开导下,罗京接受了在百忙之中的一次“相亲”。
那是一天下午,就在广电部的大门口,罗京见到了一位留着披肩直发的姑娘。就在那四目相遇的一瞬间,罗京脑海中急剧反应出的第
一印象是她文静而大方。在这之前,罗京也曾设想过恋人的定位。他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张张扬扬的人,他喜欢是实实在在的,恋人当然也
不可能是那种过于“热情奔放”的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样子?好像一时还说不清。而今天,就在眼前,他找到了感觉,那就是文静而大方的气质。
姑娘名叫刘继红,她比罗京小5岁。在广院上学后,留校工作。由于共同的专业,共同的爱好,他们聊得很投缘,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1985年到1988年,罗京事业大发展的3年,它带给刘继红的是罗京极不规律的播音员的作息时间以及频繁出差的电话。经常是本来约好晚上见面,罗京却突然改上晚班。再次约好见面,罗京又要出差,留给刘继红更多的是等待。她等到了罗京的来信,而信只是报告行程或谈些见闻体会。刘继红能理解,这就是罗京表达感情的特有方式,这特有的方式真切、实在。3年后事情自然地发展到了结婚这一步。1988年6月的一天,罗京与刘继红来到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罗京的两人世界长达6年,他认为养育子女是需要条件的。无疑,时间和住房是他的实际问题。最后,刘继红在29岁这一年生下了儿子,罗京已34岁。做了父亲的罗京似乎更加成熟,他会主动做家务,逗儿子欢笑,令刘继红心中感到无限的快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