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伯承 >> 正文

 

革命看行动——从刘伯承与其129师部将的关系谈开

独立团,陈送去余营长外加9连做骨干。稍后129师在太行站住脚,刘伯承就算计那平原。派遣陈再道去取冀南,好家伙,要从769团调出五个连(三个步兵连,二个特种连),陈眉头一皱也随他。那陈再道是386旅的“副将”,你发展,却要我出兵,这是何道理?可这锡联(之后刘帅就这么轻呼他)就能忍住,就能顾及大局,就能善结人缘。你算算这下769团去了几个红军连,自己老底还有吗?撑死算它剩下5个连,可陈团长“沟松底漏”他会编、会补,不出几月照样还是全师主力团!现在有网友争论772、769两者谁算129师的头号主力团?笔者力挺769团。你不见772团多会保持“原装”,没调出几支红军连(就“供养”了个自家的补充团)。在这种素质相差的情况下俩团队仗都打得同样好,你说哪个更厉害?陈锡联带兵心态忒好,前程就可知了。他在129师后来的各个阶段,不论高峰低谷都不受影响,一路飙升飞扬。新385旅交给他(39年春老旅长王宏坤到太行也争不过他),太行纵队交给他(李达干瞪眼),后来二野的第一主力3兵团也交给他(此番无人敢抢了)。在和首长的交往上,刘帅亲切得给他起外号,这“小钢炮”的名气后来就在全军叫响,可够值价的啊。按现在的话,陈锡联最具投资心态,也最会做大做强,这不是他特“运气”,这“造化”是他那秉性给的。你不见解放后他与前后主军的彭、林、叶几大帅的关系都很好吗?他一直官运亨通,安渡过那些党争的急流险滩,一直干到政治局。这“文革”后期的陈锡联有些失德,不说助谁为虐与否,就说发案那张志新。一个党内毛丫头,即便真反毛,抓了不就行了,你动那么重的“刑杖”和她较真干啥?误了一世好将道,不过那时代似乎谁都有些丧心病狂。 
   
  769团调出的那些红军连后来都担当共军各主力师团的“骨架”。汪乃贵带走的连队现在在16军48旅;余品轩带走的连队大约在26军老97团;陈再道带走的两个连应该在新疆国防4师;孙继先从陈再道处“转手”带入津浦支队的10连则存身于31军86师。加上769团主力就支撑着12军36旅。团队开花结果,天南海北,广有善缘(看看那只能“偏安”西域的772团),这倒是很可告慰锡联上将军曾经的心痛了。

二说陈再道。陈上将进入陕甘就担任“红4”中的4军军长,临渡河却降半格到31军去上任,就做386旅副旅长。这大概是中央对“红4”不太放心啊(虎出深山很难说?),故召唤4军“前辈”军长王宏坤重新出山(任385旅旅长;王和“红1”的哥们走得近)。入晋全师开创晋东南刚完,刘伯承就嚷着要“落平阳”,点将就点陈再道。那时师部“空营”了,倪参座留在太行办军区,徐师副时而要去战区搞统战;385旅只过河一个团,不该你386旅出人出枪还咋的?陈赓玩“花活儿”把陈副将、李(聚奎)参座都支来,兵却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副将奉命要尅日出征,无奈只能去“挖”769团中的旧部,这狠揪一把让锡联“真的好恨你”。陈再道是38年1月以东进纵队的“关防”下的冀南。这个先锋官出营吐个阵型倒很是声势浩大,吸引来的各股“民营”平原游击队真不少,“爆发户” 们忙得是团团转,扯起嗓子就喊增援。129师这才佩服“独帅”眼光真毒,2月跟着就去了宋主任及骑兵团,一蹿还蹿到了南宫。这平原大得头一回见,自带、收编的兵力一撒就散,这回需要动用更大的“腕儿”了。徐向前闻讯丢下“老西”不谈了,点起大大小小四个团连夜下太行。徐总威势犹逼人呐,今番386旅“放血”跟来了主力771团。陈司令展开之后就一直坐镇冀南,一会儿是提辖野战纵队,一会儿是经营地方军区。他这里兵力最盛时编成了初期129师五大作战集团中的三个:东进纵队、青年纵队、先遣纵队,都是旅规模。比比同时期的晋豫陈赓、太行陈锡联,也不过各人手上一集团(385、386旅)。40年春冀南的三个纵队正规化为新4、新7、新8旅(“亲密”着5、6两数呢),从此奠定“冀南帮”的门庭。后来新4旅的名气“西北望”,战斗作风丝毫不差河东健儿老5、老6旅,那是延安时代的再造化。 
   
  “冀南帮”在后来的平原坚持中对内对外都吃过亏,实力下降得厉害。先是在“百团大战”后被鬼子围攻报复。它这爿地一马平川,军队、百姓都不好隐蔽,日军的机动性强,反扫荡必然凶险非常。平原上碰到机械化,再大的地方也局狭。“独帅”给“麻将”支招,兵力要能迂回闪身,不妨再向东向南扩大圈子,于是陈再道督导新4、新8两旅分别向南、向东廓疆。可这时115师已经在南边的冀鲁豫,东边的冀鲁边下眼布局,放了“防区”警戒线,兄弟间不便再争地盘。“麻将” 此时乱了方寸就犯迷糊。精兵简政固然好,可把精锐撤回太行去将息,各分区留下老弱新兵还号称“基干”坚持?刚好中央要调兵回防陕甘宁,师部就决定退进山的 771团直去延安。这当口“太行小弟”秦基伟见有机会,小麻求大麻就来“借”10团(已先去了几个连),这一来冀南的新4旅“空了壳”只得就地解散。隔着太行山的陈赓瞅瞅不能等待,就找师部讨还“旧债”(771团),软磨硬泡补了新7旅的20团。“冀南帮”的主力团一下丢仨,这陈帮主当得窝不窝囊!44年半与冀鲁豫军区的合并也挠心,名义几乎取消不说,又被这“近邻”“拐走”了落单的21团。因此后来冀南成立2纵队, 4、5两新旅的“聘礼”陈“公爹”就只能各给一个二等团了(新4、新7仅存的11、19团)。人说十麻九怪,可陈再道就是那“剩一”的老实人。你看他后来在大别山多听招呼,又把主力5旅遣散打游击,还说是向1纵看齐(它散了19旅)。可人家1纵多牛啊,队伍里有四个旅,杨勇在掂量“开”谁,剩下的那仨每家都有红军团队,咋看齐?但这麻子老实也倒有他拔尖的好处,你看他和那种严峻型首长如邓、如林也处得多自如,一段是同守大别山时候,一段是受中南局指挥期间,林、邓首长都呼再道同志,不简单呐,经历原本一点不沾边。

三讲王近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伯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革命看行动——从刘伯承与其129师部将的关系谈开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