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双江又从开车当中找到了青春年少的感觉。他的驾驶技术很好,反应也快。有一次,单位一个年轻的司机跟李双江开玩笑,说他要是能跟上前边的车不被甩掉,就请李老师吃兰州牛肉拉面,李双江非常认真地说:“行!我跟你比。谁输了谁请客。”让那位年轻司机没想到的是,在车如潮水的城区跑了半个多小时后,两辆车同时到达了目的地。看着没有被甩掉的李老师,那位司机只好如约请李双江吃了一顿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刘英毅
李双江纪事
●本报记者 陈大鹏
在中国歌坛上,李双江堪称一代歌王。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广播媒介。由他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吧,妈妈》、《打靶归来》等歌曲家喻户晓。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总发行量三百万份。这个数字至今还没有哪个歌唱家突破过。
李双江为什么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一是时代的造就。七、八十年代正是中国文艺的萧条期。充斥在广播电视里的皆是样板戏、语录歌。而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清新、明亮、抒情,一扫"样板"之风,一经传播,很快流行。二是艺术特色明显。李双江的男高音是国内外闻名的。尤其是他的高音C,明亮、清澈、浑厚,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朝鲜通讯社称他的演唱"是严谨的技巧的表现,是炽热情感的交流 ,风格高雅,多彩多姿,其高音像海浪涛涛,低音的叙述又像花间潺潺流水,令人陶醉。"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的赞语是:"中国这位男高音有金子般的高音、烈火样的激情。"李双江以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赢得了观众的喜欢,故有一代歌王之称。
李双江于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初、高中时代。他自幼家境贫寒,但酷爱艺术,对歌唱有着执着的追求。清苦的生活、纯情的歌唱、优秀的学业,使少年的李双江非常充实,年年在省市文艺会演中为学校为集体赢得荣誉。小学五年级时,就被选送到哈尔滨市人民广播电台去录音。
高中毕业时,李双江同时考取了医科大学和音乐学院,可唱歌使他着了迷,又有声乐启蒙老师李书年先生的影响,他竟然违背父命,放弃做医生的憧憬而走向艰辛的歌唱道路。
1959年9月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读本科,师承喻宜萱教授,学习声乐理论和歌唱艺术,同时向蒋英、沈湘、郭淑珍等老师学习有关德国声乐学派和意大利、俄罗斯声乐学派的作品和理论知识。并随同中央音乐学院"红领巾"乐队赴广州、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举行各种音乐会,深受好评。在参加《叶甫根尼·奥涅金》和《波希米亚人》等西洋歌剧的演出中,分别担任主角。
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李双江十分重视向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学习。虽然他在学院时学的是欧洲传统美声唱法,但他很早就立志要为声乐民族化、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而奋斗终生,要为中国人唱出他们真正喜爱的,为之振奋的中国歌曲。几十年来,李双江沿着声乐民族化、中西结合的道路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在声音与字词的结合上,在声音与感情的结合上,在声音与民族风格的表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