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晚 (Li Seung-Man) 1875年3月26日生于黄海道平山郡,原名承龙。早年受传统教育,1894年进入美国教会办的培材学堂读书,翌年毕业,随后任培材学堂英语教员。1896年与人合组独立俱乐部,从事启蒙运动。1898年被捕后被判处死刑,后来减为无期徒刑。1904年获释,同年冬去美国。1905年进入乔冶顿大学学习,1908年在哈佛大学读完硕士课程。191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后一度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后任中学校长。
1912年再次去美国进行抗日独立活动,此后30年为朝鲜独立奔走呼号,但未得到国际上的支持。1914年在夏威夷主办《韩国太平洋》报。1917年在火奴鲁鲁建立基督教学校和独立军官学校。1919年在上海当选为流亡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总统,后被聚集在中国的年青一代朝鲜民族主义者赶下台。1921年辞去总统职务,到美国设立临时政府欧美委员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极力要求同盟国允许朝鲜独立。
1945年10月,他回到南朝鲜,建立了一个群众性政治组织。历任独立促进中央协议会总裁、民主议院议长、民族统一总部总裁等职。1948年任国会议长,同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政府,任总统。1952年、1956年和1960年连任总统。
他实行独裁统治,清洗国民议会,宣布反对他的进步党为非法,并以叛国罪名处死进步党领袖。他执掌市长、乡长和警察局长的任命权。1960年韩国学生举行大示威时伤亡甚众,因而群众纷纷要求李承晚下野,国民议会一致投票支持这一要求。同年4月27日,他被迫辞职,流亡到美国夏威夷,1965年7月19日在夏威夷去世。
1933年在纽约同奥地利人弗兰西斯卡·端娜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