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嫘祖,一作“累祖”。
|
合,使人不得不承认嫘祖是我国上古时代养蚕治丝之始祖。清代史学家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称:“西陵氏之女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后世祀为先蚕。” 明代学者董斯张在《广博物志》卷十五中,引《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四川新津县,至今还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三月三日半阴阳,农妇养蚕勤采桑。蚕桑创自西陵母,穿绸勿忘养蚕娘。这位西陵圣母,便是农民们对嫘祖的尊称。 除此之外,在《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事物原始》等数十种典籍中,还有上述类似的记述。由此可见,嫘祖的确是我国养蚕治丝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蚕神”、“先蚕”、“西陵圣母”的伟大人物。由于嫘祖的发明创造,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的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如要研究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就离不开四川,也就是说四川是中国丝绸的源产地之一,不仅以嫘祖、蚕女等古史传说饮誉海内,而且以蜀锦、蜀绣等丝织品驰名中外,在中国丝绸文化起源和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嫘祖、蚕女等中国丝绸史上的里程碑似的人物,均与古代巴蜀有关,尤其与今四川盐亭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世文献中对中国丝绸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禹贡》。此篇的丝绸种类有丝、织文(有花纹的丝织品,应即绮)、玄纤缟(纤细的黑白缯和白缯)、玄缍机组(黑色和浅红色的丝织品)等。而《禹贡》的记载进一步表明,早在中国文明兴起的初期,中国丝织品已经形成了许多种类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显然,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还远在《禹贡》的成书年代之前。《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这表明,中国丝绸的起源是在黄帝时代,《淮南子》所引的《蚕经》,对蚕桑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明确的记载,其文曰:《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 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按照古代的性别分工,即古代文献屡次述及的“男耕女织”来看,黄帝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养蚕”、“织丝茧以供衣服”,不仅与古文献所传和考古材料所示中国蚕桑、缫丝、丝绸的起源时代正相符合,而且也同古代社会以性别为基础的历史分工是一致的,显示出嫘祖为中国蚕桑丝绸之祖的合理提供了依据。中国丝绸起源探索,嫘祖作为丝绸早期起源的代表,其地位是肯定的。中国丝绸最早传到古希腊,希腊称中国为“支那”,即希腊文“丝绸之国”的含义。 从历史、考古、人类学等有关嫘祖的文献材料和大量丝绸史迹,嫘祖文化史迹和地缘文化进行研究,从中国丝绸起源时代和背景分析,嫘祖与中国丝绸的早期起源,嫘祖时代、地理和史实,尤其是嫘祖与巴蜀蚕桑,丝绸起源的关系,巴蜀丝绸对中外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出历史上确有嫘祖其人,嫘祖确为中国丝绸之祖,嫘祖故里西陵氏之国在今四川盐亭。 功高日月 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的伟大功绩,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称嫘祖: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 嫘祖是开创上古文明的科学发明家。她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网,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生二子,她和轩辕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以攻心为上,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逐步终止群婚、乱婚、抢婚等落后风俗的社会革新家。她教民蚕桑,衣被天下,悲悯民瘼,使先民免于受冻致病之苦的“民本情怀”,是上古最突出的慈善家。她以玉帛化干戈,辅弼黄帝、协和万邦、不尚杀伐、安抚战败的蚩尤部落,使之与其他部族和谐相处,繁衍生息,是民族共存共荣的和平天使。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未尝宁居”,不坐享帝妃“第一国母”清福。终身为教导和推广蚕桑事业,奔走劳碌,老来逝世于南巡的衡山道,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嫘祖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嫘祖重光 举世瞩目 嫘祖不朽的历史功绩和她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历来受到人民的无限崇敬和膜拜。 碑文教学,抄存珍藏。1941年以来,先后在嫘祖山嫘轩宫任教的小学教师王绪卿、王昆山、王天涛、余明渊、衡全三、何德川等以《嫘祖圣地》碑文教学,传颂嫘祖。14岁小学学生王映维于1946年慕名将碑文抄录于民国11年教材《高等论说指南》一书夹页内,一直珍藏至今。1947年夏,因雷暴雨,唐碑被雷击碎(修水库时将碎片筑埋于堤中),王绪卿和何德川二位老师当时还写了《祭嫘祖》和《吊唐碑》诗词。为了纪念嫘祖,乡民集资重建了《嫘祖圣地》碑。 报道宣传,引起关注。改革开放以后,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在许多地方,祭祀蚕神嫘祖的乡情民俗恢复了;早年被毁的嫘祖庙开始重建;世代传承的有关轩辕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事在人们口中复活了;与嫘祖有关的历史文物、传说、地名、珍贵化石等被发现。随之对有多重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逐步得到利用。随后陆续将嫘祖文化、人文史迹在有关媒体报道,引起了专家、学者关注。九十年代初,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盐亭县为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赠送了《嫘祖故里盐亭》等有关资料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嫘祖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嫘祖,一作“累祖”。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盐亭历代名人之一 ----嫘祖 |
下一篇文章: 嫘祖传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