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昨日(11日)揭晓,结果再度爆出冷门,出生于1919年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该奖。而此前,在广泛的猜测中,呼声最高的是美国作家罗斯、当今最富有国际影响力的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意大利作家玛格利斯及澳洲英文小说家穆雷等。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
多产作家风格多变
莱辛1919年出生于伊朗,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五岁时全家迁往非洲,此后二十余年家境贫困,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
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三个孩子。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良缘》、《风暴的余波》、《被陆地围住的》以及《四门之城》。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其代表作的《金色笔记》。
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天狼星试验》、《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和《好恐怖分子》。
八十高龄笔耕不辍
昨晚,记者拨通了《世界文学》编委邹海仑的电话,他说莱辛和中国也有渊源,1997年她曾造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1999年6月,邹海仑在她位于伦敦北郊西汉姆思蒂德的家中访问了她。
“我按约定时间来到了她家,我还在楼下,就听着楼上玻璃在响,那是莱辛在迎接我的到来,她自己走下来,把我引进了二楼她的写作间。”写作间满目是书,摆放了很多非洲工艺品。一进门莱辛就端上了美味小饼干、咖啡。
当邹海仑得知八十高龄的莱辛每天上午至少写两三个小时,下午也要继续写点东西的时候,惊讶极了。“我们很多中国作家写到五六十岁,顶多七十岁就封笔了。”这一回轮到莱辛惊讶了,她连连说:“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当时,在中国,很多人发出了长篇小说已经死亡的慨叹,邹海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作家,“只要有人类社会的活动,就会有篇目小说。”她不假思索地说。
在作家的家中,邹海仑发现了一台陈旧的打字机,于是他问:“您没换"笔"改用电脑写作吗?”谁知她笑着回答:“老狗不学艺。”
老人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坦诚,她列举了一串英国作家的名字,向邹海仑发问,都没难倒这位英国文学研究者,最后她拿起桌子上一本翁达杰的书,说“这个作家你知道吗?”邹海仑说“我知道”,她不满意了:“你又知道了。”
分手的时候到了,邹海仑提出:“我能否亲您一下?”老人说:“来吧,没问题。”“我觉得您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哪里,我可以做你的祖母。”老人还叫来高大的儿子,为她和邹海仑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现在还挂在邹海仑的家中。
“她早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瑞典皇家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1984年11月多丽丝·莱辛在其位于英国伦敦寓所拍摄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当获悉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世界文学》主编余先中感慨了:“这位祖母级作家确实配得上。”他说:“过去一提到当代英国作家谁最厉害,多丽丝·莱辛一定位列其中,她是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