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a >> 拿破仑 >> 正文

 

以少胜多的典范 拿破仑不如毛泽东的十大理由

波般的“震颤”。遗憾的是,基辛格尚健在,中国的毛泽东已安卧在中国心脏地带的水晶棺里二十七载,再也不必服用安眠药了……

  第九,天才大军事家

  作为唯物主义者来讲,自然是不会相信什么“天才”。但在此不妨破例使用一次西方人士喜欢的这个形容词。

  毛泽东上师范学校未进军校半步,他耍笔杆子不愿摸枪。据陈士榘上将回忆,他只见过一次毛泽东挎枪。那是一九二八年二月,中共湘南特委周鲁奉党中央之命来井冈山批判毛泽东“右倾逃跑”、“烧杀太少”,把中央关于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开除党籍。不是党员了,毛泽东不能再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只好改任师长,他引述《论语》的话自谦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四月,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后,曾戏谑地对朱德说:“挎上盒子枪,师长见军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也未读过《孙子兵法》。

  而拿破仑,十岁入法国布里埃纳预备军校,十五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然后进入位于巴黎三月广场的军官学校深造。拿破仑学的是炮科(蒋介石在日本也是学炮科)。如此说来,拿破仑就是块打仗的料。但是,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的,他只是一个小学教员,从来也没有想过会领兵打仗。比较起来,要说“军事天才”,毛泽东是绝对的,他是“天降大任”、“天马行空”,不但仗打得好,而且军事著作写得也棒;而科班出身的拿破仑,即使勉强扯上“军事天才”,也是相对的,并且还“稍逊风骚”。

  第十,军事思想及经验的世界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世界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军事理论更是在世界遍地开花,闪烁异彩。从印度支那的热带丛林,到南美洲的崇山峻岭,再到非洲的茂密雨林,一支支身形矫健的游击队,令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分子丧魂落魄、抱头鼠窜。可以说,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终于敲响了横行于人类社会几个世纪的惨无人道、毫无人权可言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冰山土崩瓦解的丧钟。

  看到有人谋划从美国的后院点火,此观点颇具战略远见。六十年代,毛泽东就是在那里燃起了一堆堆冲天大火,把山姆大叔烧得狼奔豕突。当年,一位叫冈村昭彦的日本军事记者,去了一趟中南美洲,行前他特意访问了美国五角大楼。开始时他不相信多米尼加革命运动是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以为是卡斯特罗搞的。可是他一进入多米尼加革命部队的营地。他惊异地写道:“哪知道那里的战士一见我这张东方人的面孔。就认为我是中国人,兴奋得把我高高举起,欢呼‘毛泽东来了!中国人来了!’”在委内瑞拉、在哥伦比亚,在智利……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正如“星星之火”熠熠闪亮。被世界公认的游击战大师、在玻利维亚陨命美国中央情报局枪下的切·格瓦拉在毛泽东面前谦称“小学生”。于是,曾在加勒比海危机中胆气十足地逼迫赫鲁晓夫的苏联退缩,撤回古巴导弹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捧起了《毛泽东选集》;败走阿尔及利亚“麦城”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把“与毛泽东的会见”作为回忆录的压轴章节;抗日战争时,一个被俘日军高级军官曾奉“武士道”精神欲剖腹自杀,但读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放弃了念头,他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军事战略著作,至今,日本给予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评价是极高的,据笔者所知,首先完整提出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也是日本人……

  而拿破仑,虽然世界各国对他的军事实践的研究和歌颂的文字汗牛充栋,但毕竟局限于书斋学堂之中。这可能与其“战略战术”缺少创新又没有传世的军事著作有关。对此,拿破仑本人似乎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拿破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以少胜多的典范 拿破仑不如毛泽东的十大理由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