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a >> 拿破仑 >> 正文

 

以少胜多的典范 拿破仑不如毛泽东的十大理由

、奄奄一息的国家极度的虚弱。

  试问:拿破仑的法兰西何曾有过如此“劣势”?!

  顺便说一句题外的话。抗美援朝战争确实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并不像有人讲的“使出了吃奶的劲”。我们都是从吃奶的孩子成长起来的,很多人后来也目睹过其他的孩子吃奶的情景。倘若那样,我国怎能够全面恢复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怎能顺利实施,剿匪战斗怎能胜利推进,进军西藏又怎能一天没耽搁呢?

  第五,战争的正义性

  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胡耀邦语),和“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龚雨村语),他所指挥的战争没有一场是非正义战争。

  而拿破仑,除了其战争处女作土伦战役及其后的平叛战斗,和极少数为了阻止敌方对法国的入侵而主动出击外,他所进行的战争基本上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谴责鸦片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战争的罪恶了。因为,相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经济状况,诸列强国内均实行着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方向的资本主义制度啊。

  第六,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毛泽东身经百战,战略层次上没有失败和失误。战役战斗层次的败仗屈指可数,也远不到溃不成军、土崩瓦解的程度。例如,一九二九年的兵败大余城,是他戎马倥偬岁月最为险恶的一次。但也在与刘士毅的一场激烈战斗后扭转了败局,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四年后,毛泽东重过旧战场,感慨万千,吟《菩萨蛮·大柏地》词一首,可见他对这一仗的印象颇深。再说遵义会议不久的土城战斗,由于情报不准,碰了硬,朱德总司令都披挂上了阵。但后来,毛泽东主动撤出战斗,主动权须臾未失。

  毛泽东近半个世纪军事统帅生涯,以一九七五年许世友上将具体指挥的我军陆海空军联合进行的西沙之战的胜利而获喜剧的尾声。

  而拿破仑在任何层次上都有彻底的兵败山倒、束手就擒的惨败。战略上的如一八一二年的征俄战争,虽然被库图佐夫牵着鼻子进了莫斯科,但最后拿破仑侵入俄罗斯的法国60万大军撤回的竟不足3万!战役上的如一八一五年的滑铁卢战役,更是被惠灵顿、布吕歇尔以一剑断喉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命,为其曾经响彻欧洲上空的叱咤风云乐章弹奏出令英雄遗憾千古的悲哀音符。

  第七,军事理论的丰硕成果

  世界军事史上几乎成为定论的是,著名的军事统帅大都没有系统的军事理论著述,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又大都没有当过统帅(如著有被西方奉为军事《圣经》的《战争论》的克劳塞维茨)。毛泽东却兼而有之,集数百万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和军事战略理论家于一身。过去,我们往往强调毛泽东的皇皇军事战略著作,许多人尚不知毛泽东还有军事战术的传世之作《游击战争》一书(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见:谭一青.军事家毛泽东(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面对军事理论,拿破仑是如此苍白,他连一篇象样的军事文章也拿不出来呀!他委实是个驾驭战争的高手,但却瘸了军事理论这条腿,即使有后人摘编整理的《战争语录》,实事求是地讲连根拐仗的作用起不到呢。对此,欧洲人也直率地讲:“无论在战略思想还是战术思想上,拿破仑都没有任何创新,他也的确从未宣称自己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嘴上挂着“实事求是”,却喜欢吹牛或被捧的人应该向拿破仑学习)

  第八,核威慑下的战略思维

  军事艺术的最高殿堂是战略思维。自一九四五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后,世界末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宇宙中我们这颗湛蓝色的星球。战争骤起,将不仅是在头顶掉下来炸弹,留下几具血淋淋肢体残缺的尸体,而且可能是整个城市瞬间消失的恐怖。两强相争,再难像打常规战争那样从容对弈了。这必然促使着军事家们的战略思维发生着质的变化。

  拿破仑再悲观再被动,肯定也不必担心巴黎会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卢浮宫珍藏的大师们的油和雕塑一眨眼灰飞烟灭。而毛泽东自解放战争时期,即被迫将核威慑纳入了自己的战略思维。这对于他的决策决心、计划策划、判断决断等等过程无疑会起到相当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军事大师都因无法实现军事战略思维的这一质的飞跃,所以,对于毛泽东,他们似乎只能望其项背了。

  毛泽东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核战略家。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法援越、金门炮战,为了我们这个百年苦难的民族,毛泽东以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极其罕有的心理承受力,硬扛着美国的核威慑;以后的抗美援越和珍宝岛反击战,我们有了一定能力的“等效威慑”。美苏两霸曾多次妄图以核讹诈压服中国。毛泽东除了宣布原子弹是纸老虎之外,还有一句震聋发聩的经典论述:“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无奈地耷拉下脑袋,勃列日涅夫胆怯地收回了伸向核按纽的手。

  然而,毛泽东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明白“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为此,他下令狠抓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尖端武器的研制。于是,我们拥有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地球卫星、核潜艇!我们中国人民至今不仍在毛泽东时代建造的核保护伞下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吗?

  关于所谓的“核冬天”对人类整个思维状态(包括生理、物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强烈影响,以至激发嬗变的学术理论研究,比较沉寂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基辛格似乎有所研究和领悟,于是他在哈佛大学让他的学生读毛泽东的著作,而当他面对八十高龄垂垂老矣的毛泽东时,仍禁不住感到一种电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拿破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以少胜多的典范 拿破仑不如毛泽东的十大理由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