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了玄女下凡助黄帝战胜蚩尤事,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於太山, 三日三夜, 天雾冥.有一妇人, 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 伏不敢起.妇人曰: “吾玄女也, 子欲何問?”黄帝曰: “小子欲万战万胜, 万隐万匿, 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在這里, 玄女已人化了.大概此說仍是由大黑鸟 (玄鸟) 嬗化而來, 因为鸟能下蛋, 所以伪托的《黄帝問玄女兵法》把它界定为雌性, 而且想当然地把它由帝喾时期提到黄帝征蚩尤时期.
另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称, 黄帝因蚩尤请风伯、雨师助阵, 他就向玄女 (天女魃) 求助, "黄帝乃下天女魃, 雨止, 遂杀蚩尤".《山海经》說這位天女魃身着青衣, 鸟身不得衣衫, 看來她已完全人化了.古神话蕴含初民原始思维, 所以這里的玄女娘娘虽涵盖鸟的图腾痕迹, 但它毕竟是人了.还有一种說法是道教的本本所述, 在這里, 九天玄女娘娘并非无拘无束、至高无上的女仙.她只是太上李老君门下、王母娘娘属下的一位"高级干部".
黄帝大战蚩尤, 不分胜负, "居数日, 大雾冥冥, 昼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 服九色彩翠之衣, 集於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 “吾以太上之教, 有疑可問也”......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 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 帝遂率诸侯再战, ......遂灭蚩尤於绝辔之野".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四) .這大概是玄女娘娘纳入道门之始, 這段文字虽仍胎自为黄帝助阵战蚩尤, 但她却全是神仙味了, 也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庙的美丽主神.玄女娘娘因为出处虚渺, 至今台湾也"有谓女蜗氏即九天玄女" (《台湾庙神传》) 之說.此說当然混淆, 但也反映了人們对她认知的多元.
看來, 九天玄女娘娘也就是神话、传說、文人创作的产物, 按时空的变迁各自圆其說罢了. 第五篇
一、玄女的起源
从有关典籍的记载来看,玄女并非汉代才突然出现,她当源自先秦甚至上古的某种崇拜。对于玄女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
1.玄鸟说
大约成书于六朝时期[3]的《黄帝问玄女兵法》载: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4]
当代神话学家袁珂据此推断:“这个‘人首鸟形’的玄女,当即《诗·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玄鸟’的化身。玄鸟神话羼入了黄帝战蚩尤神话,就成了玄女来帮助黄帝制伏蚩尤的神话了。”[5]
这个变化是如何完成的,袁珂先生并未说明。大概玄鸟与玄女都有“玄”,玄鸟之“鸟”与玄女之“人首鸟形”有相似之处,由此得出以上结论。
郭沫若在解释玄鸟之“玄”字时强调“是神玄之意”。[6]古籍中以“玄”表示神玄者甚多,如《老子》中的“玄之又玄”、“玄览”、“玄牝”等。玄女之“玄”亦为此义,但这并不能证明其与玄鸟之“玄”有什么必然联系。至于“人首鸟形”,古文献中时有记载,如《山海经·西山经》所载的“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等。但玄鸟在古文献中被释为燕子或凤凰,又为殷商之祖,[7]却未见有“人首鸟形”之描述。玄鸟没有玄女所具备的“人首”这一极为重要形体特征,不能将二者等同看待。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所知最早述及玄女的文献汉代纬书《龙鱼河图》载:
黄帝摄政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黄帝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8]
此处玄女乃上天之神,虽未具体说明是否人形,但从整段文字看,若非人形,当有特别说明,如对蚩尤兄弟之“兽身人语”,便专门予以描述。由此可知,玄女应为“人首人形”之神,与玄鸟之“鸟形”无任何关系。
玄女“人首鸟形”之形象出现在较晚的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之后产生的新形象。从《论衡·无形》“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汉书·郊祀志》“五利将军亦衣羽衣”,以及汉魏时期流行的“羽人”、“羽士”、“羽客”和“羽化”等说法来看,人着羽衣当为早期道教中神仙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很可能是玄女“人首鸟形”形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据此,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测,玄女既是从天而降的天神,自然需要有能够飞翔的羽衣。[9]于是,人们(或许道士)遂给原本“人首人形”的玄女穿上羽衣,使之成为“人首鸟形”的怪异之神。
2.女魃说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女魃助黄帝战胜蚩尤事: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胡万川先生将玄女和女魃联系起来:九天玄女是由黄帝蚩尤之战神话中“天女魃”所衍变出来的女神,原来大概是属于旱魃之神,可是后来一变就变成了人首鸟形的玄女。[10]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女魃被称为“天女”,与玄女同为女神,女魃所衣青衣之“青”(黑色)又与玄女之“玄”(黑而有赤色)相似;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女魃与玄女都被认为是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女神,于是很容易产生玄女即女魃所衍变的联想。但如将文中之“女魃”与前引文献中之玄女相比较,便可看出两者差异甚大:第一,女魃是遵从黄帝之命来对付蚩尤的大风雨的,玄女则是上天派遣或主动降临来为正在一筹莫展的黄帝出谋划策的。第二,女魃是“黄帝乃下”,须听从黄帝的指挥,[11]而玄女的地位远远高于黄帝,以至于黄帝对其“稽首再拜,伏不敢起”。第三,女魃受黄帝之命直接参战,以旱止雨,玄女则向黄帝传授兵法神符。二者地位如此悬殊,很难把它们强拉在一起。此外,女魃为“所居不雨”的旱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