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们熟悉的主持人风采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敬一丹,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出色完成的是演讲嘉宾的使命,神态端庄,声音深情。
敬一丹有句名言:一个记者,没有去过夏威夷不丢人,没有去过贫困老区、不知道民生困苦就丢人;一个记者,不知道一只鲍鱼值600元还是800元不算孤陋寡闻,但是不知道这600元或800元对于一个失学儿童意味着什么,就是孤陋寡闻。在“文化讲坛”现场,敬一丹让很多在场的记者领悟到了另一个道理:一个记者,能对民生困苦保持一年或者两年的痛感和敏感并不难;难的是,20多年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当她面对今天依然存在的那些贫苦和柔弱时,依然能拍案而起,依然能痛到流泪。
昨天的敬一丹,用她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让在场的记者感同身受,感动不已。
敬一丹的同事做过这样的评价,敬一丹是最主动谈起农民话题的主持人。敬一丹说,谈不谈这个话题,并不是标准,关键是能不能谈到点子上、能不能唤起大众的关注,这是我们要做的。有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怎么也不相信,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会有令他们无法想象的贫困,这是谁的责任?这是记者的责任,媒体的责任。如果我们的记者不能走出都市、走进山沟,把看到的另一群人的生活面貌呈现给社会的话,这是失职。
长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照不到光”的角落,敬一丹难免“郁闷”。刚到《焦点访谈》的时候,看着雪片般的观众来信,面对着来自基层的呐喊、呻吟,敬一丹是“越看越郁闷,特别郁闷”。有的时候,甚至郁闷到快中午的时候一点食欲都没有。敬一丹回忆着那段时光,“那个时候崔永元的办公室就在我们一个楼道,到了中午我就放下《焦点访谈》那些郁闷的信,到崔永元的办公室看看大家给他写的信。早期的《实话实说》栏目收到的来信都是非常有趣的,我看完那些信之后就不那么沉重、郁闷了,可以去吃饭了。”
其实,敬一丹“郁闷”,不仅仅为她听到的声音,更为媒体应当如何发出声音、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时,敬一丹提议创办《声音》栏目,担当起“放大弱者的声音,传播智者的声音”的职责。
也许正是这份“郁闷”成就了敬一丹的坚持。“十几年前,我在第一次获得金话筒奖的时候曾经来上海,接受采访时我被问到对自己话筒前的生涯怎么理解的时候,我说我工作一部分的意义是为了那些看不到电视的人,十几年以后我依然这么想。”
雷动的掌声,是给这份坚持最好的回答。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