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行为放诞,几近方外,近乎仙风道骨。其实他的一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超然物外,始终无法摆脱痛苦之情的折磨。他个性倔强傲慢,屡遭排挤。只因受神鬼道家之说影响弥深,也为了要给自己找一个疗伤之地,被贬后不久,便索性辞官归隐,带着全家人到茅山去隐居修道。身虽入道,心境却依然无法宁静。尽管他明白“世间无事不虚空”,但还是免不了要感慨“世间只有情难说”并坦言,“莫言道者无悲事,曾听巴猿向月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往往在虚幻怪诞的境界与跳跃动荡的语言中抒发自己的痛苦的感受。神鬼之道与诗歌创作成了他排遣愁绪,寄托人生的理想的稻草。《归山作》云:“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表达的是隐隐的哀愁和孤独寂寞的情绪。“升天天隔、渡水无桥、上山路险、汲水井遥”形容的是他上天无路,报国无门的悲哀无奈(《悲歌》之一),“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行路难》)是痛定思痛。不过,老天似乎并不公平,还让他经历了晚年丧子的大悲大痛。“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声逐断猿悲,迹随飞鸟灭。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时别。”慈父深情,令人肝肠寸断,哀哀欲绝,为之凄然。
怡文轩
顾况性格诙谐,有诗为证:“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陈述理由,婉言谢绝,使人一笑,尴尬顿消。
《远思曲》是他六首悲歌中的一首:“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奇特的想象,形象的描述,令人称奇。即使此时此刻,他真的心中悲痛欲绝,读者的第一个反应恐怕仍然是“妙趣横生”。或许是性格,或许是遗传,据称顾况的儿子顾非熊也“滑稽好辩”。
好词佳句
秀丽别致、浑然天成、清新淡雅、意蕴深邃、横空出世、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顾况《行路难三首》)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顾况《过山农家》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莫言道者无悲事,曾听巴猿向月啼。——《悼稚》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