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葛振林
|
天的,你还是照顾你老婆吧。” 崔永德述说了两位老人相见的场面,“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在一起,好久好久。” 1999年12月,衡阳电视台录制了一期新旧世纪交替的节目,采访时问及葛老的最大希望,葛老答说想再见恩人一面,给他唱首歌,说着便唱了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对当年的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葛振林也念念不忘。衡阳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成新平说,葛老曾对他谈起跳崖的情景,他与宋学义是搭着肩膀一起跳下去的,也许正因此才被树枝挂住而保住了两条性命。 夫人王贵柱说,葛老曾去看过宋学义,宋学义也来过衡阳两次,“宋学义的腰不好,走路很慢,要摸着墙走。” 1971年,宋学义辞世,去年,余药夫老人也走了。 “我已经替老班长他们活了60多年,但还想替药夫和学义再多活两年,最想替战友们见证抗战胜利60周年。”葛老曾向子女们这样诉说,他得偿所愿了。 “咱们还不富裕” 衡阳169医院三内科的护士们记得葛老最后一次住院时的情景。护士刚把灯打开,葛老就关了,把空调打开,也让关了,“姑娘,还不黑,也不冷,咱们国家还不富裕。” 夫人王贵柱说,葛老退养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给孩子们作报告和回信。葛老做报告从不吃请。王贵柱说,能骑自行车的时候就骑自行车去,骑不动了,他就拄着拐杖走着去,报告结束,不但不吃饭,还要叮嘱一下对方,“你们也别以我的名义吃喝啊,咱们还不富裕,有那个饭钱可以给娃们买多少书啊。”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衡阳某铁路学校校长给葛老家里送了20元讲课费,钱被葛老扔了出去,人也被葛老骂走了,打那之后,没人再敢跟葛老提报酬的事。 衡阳市警备区干休所所长黄建寅介绍,早两年,按照干休所的规定,享受正师级待遇的葛老,每月可以免费用车180公里,“可考虑到所里用车紧张,他就让保姆推着轮椅来干休所卫生所打针。”黄建寅说,从葛老家到干休所约1.5公里,还要上个大坡,葛老怕保姆累着,就帮着转轮椅,“我们看到老爷子这样,就想哭。” 实际上,捐款也是葛老一项重要的开支,夫人王贵柱说,每遇任何灾害,老伴总是第一个捐款。 “葛老不光自己踊跃捐还监督别人捐,谁捐慢了,葛老都会开着玩笑说‘你这个老抠门’。”衡阳市警备区干休所一位老干部说。 寻常家事 在衡阳,葛老一家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除大儿子葛长生外,其余三个儿子都是普通工人,葛长生当兵留任广州军区,现为师级文职,二子葛宪松在衡阳铁路电视台当维修工,三子葛拥宪因工厂效益不好下岗在家,四子葛拥进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和老人住在一起。 长孙葛蒙现在爷爷曾经战斗过的野战部队服役,“其实一句话的事,就能把蒙蒙安排到军区,我们不想违背老爷子的意愿,让蒙蒙自己去闯吧。”葛老的大儿媳于小玲说。 1993年,老三葛拥宪因吸毒被警方抓获。葛老敲着拐棍告诫三子,“吸毒是犯罪,会让你掉脑瓜的……” 禁不住毒瘾的老三后又偷取中央军委授予葛老的“红旗勋章”换成海洛因吸食,葛老便向当地的黄茶岭派出所举报,派出所担心影响葛老形象,并未拘捕葛拥宪,只是对他教育处理。 “他既是我的儿子,又是一个普通公民,这样下去既害己又害别人,更会危害社会,但那时还怎么顾惜我的老脸?”1998年10月25日,葛老拄着拐棍来到衡阳市公安局递交申请,要求将三子劳教强制戒毒。 1999年6月,全国禁毒图片巡回展在衡阳开展,葛老提供三子吸毒劳教的照片公开展出,并购买禁毒宣传画册转交给还在劳教所的儿子。 3月23日晚,这是父亲遗体被安放在殡仪馆的第二个晚上,40多岁的葛拥宪长时间的跪在灵棺前。 他说,老人最疼他了,他曾怨恨父亲,现在父亲不在了,他是那么的想他。 感动中国 3月25日上午,葛振林遗体告别仪式在衡阳举行。 追悼会前一天晚上,衡阳湘江西岸一家投影厅停止放映武打片,宣传海报上写“纪念葛振林,今日上演《狼牙山五壮士》”。 这一晚,平日冷清的投影厅,门外排起了长队。 在葛振林的家乡———河北曲阳县以及易县狼牙山、他生前的部队广州军区“红一团”“狼牙山五壮士”连,人们也自发的举行了追悼会。 追悼会当天,《新民晚报》消息,狼牙山景区客流量从往日每天几十人上升到了数万人。 据新华网统计,在葛振林去世后,互联网上有几十万网民同悼英雄。 在葛振林家属提供的文字材料中,一则署名外国媒体驻京记者的帖子引起记者注意。帖子上说:“这是中国民族精神在民间觉醒后的又一次高涨。”
上一页 [1] [2] [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葛振林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葛振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 抗日英雄葛振林的壮丽人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