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e >> 哥伦布 >> 正文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北欧海盗原意是“居住在海湾的人”,由于北欧海盗的原字是Vikings,所以许多书上也译作“维京人”。公元800~1500年间,由于人口增长很快再加上内部政治动乱,北欧地区一些善于航海的瑞典人、丹麦人、挪威人,往往结队出海去寻求新的生路。他们在海上横行一时,拦截来往商船,袭击别国海岸进行掠夺,有的人也经商和探险。所谓“海盗时代”就是欧洲中世纪史学家对这一时期的称呼。
  公元900年左右挪威的维京人到达格陵兰并且把居民点建在了西海岸,这是他们的许多探险活动的一次。公元1000年前后,由冰岛人莱夫·艾列克逊带领的一批人乘船从格陵兰出海,到达了北美海岸。由于他们在那里发现一种很像葡萄样的藤科植物,就把这儿称为“酒的土地”音译就是“汶兰”,现在的圣劳伦斯河的河口一带可能就是那时“汶兰”一带。由于遭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使他们要在那里建立居民点的打算没能实现。
  对于许多人只当故事听的艾列克逊探险到汶兰一事,哥伦布却深信不疑。他坚信横跨大西洋可以到达陆地,并且认为“汶兰”就是东亚的某一国家。从一些传闻中,哥伦布更坚定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在连续强西风的时候,海上有时飘 来一些尸体,这些尸体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对此,哥伦布认为那就是居住在大洋对面亚洲人的尸体。
  除了哥伦布认为自己是上帝选定的神舟——载运基督者,要去完成一项发现“新天新地”的使命这些神秘的,妄自尊大的灵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古希腊学者波昔多尼指出的大地的球形说以及中世纪思想家培根关于地球概念的影响,这一切都促使他去冒险。
  在1474年哥伦布从故乡意大利写给著名的天文学家、兼地理学家托斯康内利的信中,他就曾询问过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最短航线。这位学者指出:“通过大西洋到达黄金和香料的王国是一条比葡萄牙人所发现的沿非洲西海岸的道路更短的途径。”随信还给他寄来了一幅示意图,并且对路程进行了推算。哥伦布根据《旧约》经外书中记载的:“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的六个部分干涸。”对地球的大小做了比托斯康内利的估计小得多的判断。哥伦布认为欧亚非三个大陆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6/7,而海洋只有1/7。在把托勒密、马可·波罗和达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后,哥伦布得出结论:整个地球经度为360度,从西非往东到达广阔的亚洲陆地占280度 (按托勒密的设想,非洲南端和亚洲大陆相连),从西非向西到东亚岸边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于托勒密的《地理学》译文中的“海里”阿拉伯的计量单位,而哥伦布未经换算成欧洲的“海里”就进行了计算,所以哥伦布又犯了错误。假使从加纳利群岛出发朝正西航行,由于该地的经度比赤道经度距离短,这样每个经度的距离将减至50海里 (合80公里)。这样,由加纳利群岛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么中国、日本和印度就到了。
[编辑本段]追求支持
  哥伦布经过以上推想,认为亨利王子和他的后继者采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计划是不足取的。可是,由于哥伦布自己没有亨利王子那样的条件来实施自己的计划,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裘安王子身上,当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伦布出身低微,没有求见王子的机会。哥伦布却凭自己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在里斯本常到贵族女儿们住的修道院做礼拜,获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凭着这一婚姻才使哥伦布得以同王室接近。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计划时,也许是害怕他的计划被别人窃取而隐瞒了关键部分,加上他平时爱说大话无人信任和要价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粮食、三艘船、船员外,他要求封他为骑士,并且担任新发现地方的总督和分得该地一切财富的1/10,所以没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当上国王后曾召开学者评价会来审查哥伦布的计划,最后还是被否决了。3年后,哥伦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带着独生子离开葡萄牙来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国。由于害怕哥伦布的计划被别国采纳抢先到达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伦布,但遭到拒绝。
  哥伦布到西班牙后就开始活动,想从西班牙国王菲迪南德和皇后伊丽贝拉那里得到支持,1486年5月,国王和皇后终于召见了他。由于他的忠厚、自信及丰富的地理知识,哥伦布给国王和皇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开辟东印度群岛航路的竞争中击败葡萄牙,所以对哥伦布的计划很支持,并责成一个由海员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研究。遗憾的是委员会办事拖拉,到1488年还未做出任何决定,等得不耐烦的哥伦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试图从国王约翰那里得到支持。可是,当时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门·迪亚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后胜利归来。这样国王约翰认为,东行到达亚洲的航路已通,于是对哥伦布的计划就失去了兴趣。
  尽管哥伦布又向英国和法国国王提出了建议,但都失败了。毫无办法的他,只好等待西班牙的那个委员会的决定了。1490年,哥伦布的计划不切实际的断言终于被西班牙皇家顾问们宣布,但皇后仍然对此抱有信心。1491年一年新任命的委员会终于通过了哥伦布的东印度群岛探险计划。
  多年的冷遇非但没使他妄自菲薄,相反竟使他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他提出在试航成功后任命他为海洋将军和新领地的总督,亲且要把将来全部殖民地收入的10%归他所有。
  这一要求遭到国王和皇后的断然拒绝。幸亏一个替皇后管理个人财务的宠臣向皇后说明这次探险的代价比获得的利益来说是微不足道的。1492年,同意哥伦布所提各项条件的正式文件终于签定了。经过8年的挫折,哥伦布的计划终于被采纳了。
成功的首航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准备就绪。一支将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队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个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伦布的旗舰圣玛丽亚号和两艘轻快帆船平塔号和尼娜号( la Pinta, la Niña y la Santa María)。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装有大炮,与当地土著居民做交易的物品以及6个月粮食和其他食品。旗舰“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根桅杆,并备有角帆,由哥伦布任船长。第二艘是平塔号,船长是马丁·宾森,重90吨,速度快,船体长度只有旗舰长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号,重约60吨左右,船长是马丁的兄弟维森特·宾森。宾森兄弟也是做为投资者参加这次探险的,是否成功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相关联。
  最困难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队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哥伦布的朋友,佣人,也有好奇的官员们。相当一部分是以这次航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哥伦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