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u >> 伏打 >> 正文

 

最先提供稳恒电流:伏打

最先提供稳恒电流——[意大利]伏打(1745~1827)

  1801年12月21日晚8时,应第一执政波拿巴将军邀请,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伏打在法国科学院对他的发明——伏打电堆进行了演讲。当伏打演讲并演示完毕,波拿巴拉着伏打走向讲台的一侧说:“伟大而神秘的自然界面前的帷幕被天才揭开了一角。天才不多见,对他们仅仅赞赏是不够的,应该使他们得到奖励。因此,我为电学领域中天才的发明者设立20万法郎的基金。第一笔奖金,我授予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德罗•伏打教授。”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伏打名扬四海。

  远大的志向

  亚历山德罗•伏打(Alessandro Volta)是意大利物理学家。1745年12月28日他生于意大利科莫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庭几乎全部服务于教会。他7岁时父亲去世,当牧师的叔叔承担了教养他的全糯责任。1757年,伏打开始进入本地的耶稣教会学校学习。他聪慧机敏,对诗歌、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都感兴趣,尤其是对自然科学和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受到哲学教授的宠爱。可以说,教义、宗教生活和罗马教会的教规成了伏打童年和少年时代文化教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没有屈从家庭影响和宗教思想的束缚。他心胸开阔,从小勤奋好学,并且有远大志向。伏打的叔叔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而伏打却认为应珍视和施展自己的才华。

  18岁时,伏打进人家乡的一所皇家大学攻读自然科学,从此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了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伏打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极具天赋,176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关于电火的引力及其有关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在科莫和帕维亚从事科研活动的初期,他发明了许多仪器,其中一个重要的发明是带有两个叶片的验电器。他将自己设计的电容器加在验电器上,从而提高了验电器的灵敏度。伏打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边教学边从事实验和发明活动,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在物理学领域的奋斗,终于功成名就,成为一名著名物理学家。他的著作不多,许多研究成果记述在他与同时代人的通信中。他的主要著作有《伏打实验论文集》,共5卷,于1816年出版。

  伏打晚年一直在帕维亚大学任教,1819年退休回到故乡。1827年3月5日逝世,终年82岁。

  “伏打电堆”发明的由来

  伏打一生中最伟大的发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伏打电堆”。这个电堆为人们第一次提供了比较强的稳恒电流,为电学的研究从静电领域进入动电领域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进人了一个完全预想不到的境界。

  关于“伏打电堆”发明的过程,得从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解剖青蛙时的偶然发现说起。

  1780年11月的一天,伽伐尼把一只解剖好的青蛙放在桌上,助手无意中将起电机旁的解剖刀的刀尖碰上了青蛙腿上露出的神经,蛙腿突然发生了痉挛,同时起电机跳了一个火花。伽伐尼对这个奇怪的现象很感兴趣,他不仅重复了这个实验,而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此做了深人的研究和分析。他起初把蛙腿的痉挛归之于起电机的缘故。后来他考虑到来自大气的电是否与起电机的电有同样的效果。于是用一个铁钩把蛙腿挂在庭院的铁架上进行试验,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不但在雷雨天,就是在晴天,蛙腿也会发生痉挛。于是,他认为这是雷雨天时,大气中的电跑到青蛙体内储存起来,在晴天又放出来的缘故。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又在密闭的屋内进行实验。他把蛙腿穿上铜钩,放在铁盘里,他发现当铜钩一碰到铁盘时,蛙腿就发生了痉挛(这可算是第一个伽伐尼电池)。他经过反复试验,排除了外来电引起蛙腿痉挛的想法,并且得出结论说,动物体本身内部存在着“动物电”,金属只起着传导的作用。伽伐尼的发现公布之后,惊动了当时欧洲的学术界。伏打对此大为赞赏,他称这一发现“在物理学和化学史上,是足以称得上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之一”。

  但是,伏打并不满足于此,他得悉伽伐尼的发现后,立即重复伽伐尼的实验,曾在1792年《论生物电》论文中表示赞同伽伐尼的观.点。但是后来,他从自己的实验研究中,对伽伐尼的实验发生了怀疑。他把一根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弯杆,一端放在嘴里,另一端与眼睛的上方接触,他发现接触的瞬间有光亮的感觉;他还把一枚金币和一枚银币放在舌头上,当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时,就感到有酸苦味。当做了这一系列的实验后,他认为来源不是动物和肌肉,而是两种金属的接触。当两种金属接触后,就产生了“电”,刺激神经产生痉挛,影响视觉和味觉。伏打认为,在此肌肉只是起了传导的作用,而两种酚不同金属的接触,才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伽伐尼所发现的艮电流不应叫“动物电”,而应称为“金属电”或“接触电”。伏打的意见匿:一提出,就使科学家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伽伐尼的观点,另一派赞匿,成伏打的观点。双方都为证实自己一派学说的正确性做了大量实酹验,直到后来特别是法拉第在1837年和1840年做了许多实验,弄清楚了伏打电流来源于化学作用才告结束。

  1794年后,伏打用各种不同的金属搭配,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确定了一个金属接触的序列:

  铝、锌、锡、镉、铅、锑、汞、铁、铜、银、金、铂、钯等。

  这就是著名的伏打序列。伏打指出,只要按这个序列将前面的金属与后面的金属接触在一起,前者就带正电,后者带负电;在序列中的距离越远,带电越多。他在给一家物理杂志编辑的信中写道:“用不同的导体,特别是金属接触在一起,包括黄铁矿、其他矿石以及炭等,我们称之为干导体或第一类导体,再与第二类导体或湿导体接触,就会扰动电波,引起电激发。”这就是说,伏打不仅发现了不同金属接触时会产生电流,而且发现了当不同金属浸入某些导电液体时,也会产生电流。开始时,伏打用了几只小碗,碗里盛上盐水,把几对铜片和锌片浸入盐水中,再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连接(串联)起来,就有电流产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伏打电池。后来,伏打用稀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伏打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最先提供稳恒电流:伏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