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a >> 法拉第 >> 正文

 

打开电力时代的大门:法拉第

打开电力时代的大门——[英国]法拉第(1791~1867)

  1804年一个仲夏的早晨,伦敦街头走来一个报童。他个子瘦小,眉清目秀,虽然衣衫褴褛,但看上去却挺精神。他挎着一包报纸,一面啃着一小块面包,一面快活地哼着歌儿。

  报童走到一家点缀着绿阴的庭院,停了下来。在等候开门的片刻,报童的目光落在身旁的栏杆上,他忽然停止了唱歌。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他脑海里闪过:“如果我的头伸进栏杆里,而身子还在栏杆外,那我究竟应该算在栏杆哪一边呢?”

  正当这个报童凝神思索的时候,不料大门打开了。他躲闪不及,脑袋被重重地碰了一下。他的“栏杆难题”没解决,脑门上却鼓起了一个青包,惹得开门的仆人及路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位闹笑话的报童,就是13岁的迈克尔•法拉第。

  人穷志坚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1791年9月22日,他出生在英国纽因敦城一个普通的铁匠家庭,祖先有爱尔兰血统。法拉第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笃信宗教的人,名叫法拉第•詹姆士。一家6口,靠他打铁糊口,相当艰苦。

  法拉第小时候对字母“R”的读音不准,把他哥哥罗伯特的名字总是读成渥伯特,这使得他的老师很恼火。一天,老师把罗伯特叫到身边,给他半个便士,要他去买一棵藤条来,她要当众揍法拉第一顿来教训他。罗伯特走出教室就把拿到的半个便士扔到了墙外,然后跑回家把此事告诉妈妈。法拉第的妈妈疼爱孩子,于是决定让法拉第兄弟退了学,法拉第的学校教育就这样结束了。

  法拉第童年生活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根据他自己后来的回忆,他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有时候一条面包要当一星期的口粮,每天早晚各吃一小块,这样就不至于完全挨饿,当然也不可能有一顿完全吃饱。幼年生活的困苦,锻炼了法拉第朴素而坚忍的性格。法拉第13岁时就去做工,很幸运,他做了一名报童以后,就在一家书报店里当上了订书工。面对许多书籍,他空闲时就贪婪地阅读。书本把他带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他自己说:“我特别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在他读到的书籍中,他最爱看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特别是吉尔伯特•富兰克林这些先驱者的电学知识,使他受益匪浅。对于其他的科普读物,法拉第也很感兴趣。有一本名叫《科学对话》的小册子写得饶有趣味,他最初的化学知识就是从这本书里汲取的。

  从13岁到21岁,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法拉第这个阶段在书店当了8年的学徒,等于上了8年学,这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812年,一位顾客送给法拉第一张化学家戴维在皇家学院讲演的门票。法拉第对戴维敬仰已久,现在居然能够去聆听他的讲课,真是欣喜异常。他认真听讲,并做了详细的笔记。之后,又将笔记精心装订,附上一封求职信,送呈皇家学会会长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可是班克斯却留言:“此信无须答复。”皇家学会会长对这个无名小辈不予理会。但有趣的是,事隔40年后,当廷德尔教授请法拉第出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时,他对这一享有殊荣的职位也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他说:“廷德尔,我决心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迈克尔•法拉第。”

  四海求学

  第一次碰壁并没使法拉第气馁。经过几天的考虑,他决心给戴维本人送去一份听他讲演的笔记,并附带一份要求给他当助手的申请书。信寄出去以后,法拉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期盼着回音,想不到几天以后,他就收到了戴维约他到办公室面谈的便条。

  由于被年轻人的身世和热情打动,为了帮助年轻人,戴维决心在皇家学院给这位青年人谋一职位。起初他只干些刷洗瓶子、打扫卫生的杂活。由于他干得出色,几个月后,碰巧皇家学院的实验室需要一名实验助手,戴维征询法拉第的意见,法拉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在戴维的帮助下,法拉第正式踏入了科学界。

  1813年10月,正值秋高气爽的日子,戴维要去欧洲进行学术考察,主要目的是同欧洲各国著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且做些短期的研究工作。为了帮着操作实验和整理科学记录,戴维带上了法拉第。欧洲之行使法拉第受益匪浅,他在巴黎见到了后来将电转化为磁,并成为电动力学创始人的法国科学家安培,在米兰会见了因用实验产生了大电流,并发明了电池而声名显赫的意大利科学家伏打。正是安培和伏打对电的研究启发了法拉第,使他后来产生了将磁转化为电的想法。因为法拉第看到电流可以从伏打电池中产生,但伏打电池成本太高,所产生的电量又有限,既然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石,那么自然界中磁就有的是,如果能从磁石中产生出电流来,便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电流。法拉第下决心一定要搞清电磁的关系。他在日记本中写上了一个警句:“由磁产生电!”正是他的艰苦研究和伟大发现——由磁感应的电流产生,人类获得了打开整个电能宝库的钥匙,使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成为可能。

  锲而不舍

  1820年物理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示出电和磁的密切联系。这件事刷新了电学史,也改变了法拉第的研究方向。

  奥斯特是个化学家兼外科制药专家,也是金属铝的发现者之一。他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把通电的导线放在磁针上方,磁针竟会发生偏转!这个发现在1820年7月21日公布以后,立刻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轰动。29岁的法拉第同样被这个重大发现所吸引。他以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南北指向的磁针在通电导线下面会转成东西方向。这是为什么呢?怀着极大的兴趣,在戴维的鼓励下,法拉第毅然决然闯进了电磁学这个未知的领地,沿着化学家奥斯特的发现继续深入探索。

  年轻的法拉第专门设计了一套装置进行电磁研究。他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法拉第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打开电力时代的大门:法拉第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