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乔红,仿佛是为别人活着。
参加完巴塞罗那奥运会,乔红就嚷嚷着要退役,可领导做她的思想工作,一做便通。只要队里还需要她,乔红不会讲任何条件,而只要还在队里一天,她就认真踏实地练好每一板球。像她这种没有“远大目标”的运动员,最后能拿11次世界冠军,能坚持打到28岁,也正因为有了可贵的责任心和平常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8进4赢何智丽,报了广岛亚运会半决赛的一箭之仇。比赛后,湖北省政府和当时的国家体委都发来祝贺电报,乔红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随后,却应验了那句话:乐极生悲。半决赛对阵代表中国台北参赛的湖北老乡陈静。因为从来没输过,乔红相当自信,与她以往比赛前手脚冰凉、哆哆嗦嗦的样子判若两人,轻松地拎着拍子就上场了,结果0比3就败了下来。可乔红感觉还挺好,直到回了宾馆,她才回过神来,自己在奥运会上的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连冠亚军决赛都没进。但痛苦也就那么一阵儿,该吃吃、该睡睡,一点不耽误。“每次输球都有原因,可那场球输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输掉的这场球,也成了乔红运动生涯中唯一的遗憾。
大家的“开心果”
“我打球那会儿,挺痛苦的,脸上都没什么表情,那是被吓的。现在谁也吓不着我,我挺快乐的。”快乐的乔红还喜欢传播快乐,充当周围人的“开心果”。
可爱、随和,热心肠是朋友对她的评价。吃饭坐在乔红旁边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她会不停地招呼你吃,给你夹菜,大家也不用担心吃到最后菜会剩,因为乔红肯定会给每个人进行分配。在外边吃饭,无论谁埋单,乔红都要先把帐单拿来过过目,看有没有算错。这时的乔红尽显女人体贴细致的一面。
1996年退役后,乔红被中国乒协公派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队,卸去了责任和压力,在那边她边打球边教球,日子过得十分清闲。可她偏偏是个不会享“清福”的人,闲得她直发慌。2000年从日本回来,乔红“落户”广州,在华南师范大学一本正经地做起了学生。虽然套头衫牛仔裤的打扮,让乔红看上去跟普通学生没啥区别,可学校领导却对这个学生格外“关照”,动不动还请她吃顿饭。周围朋友就更不用说了,经常跟乔红说,想吃什么就打个电话,到家里只管伸筷子;周末朋友聚在一起玩,她难得才陪人家打打乒乓球,乔红很享受这种有朋友“照顾”的感觉。“可能我是一个人,他们都觉得我怪可怜的。还有就是我属于比较会营造气氛的那种人,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各自的压抑,跟我在一起,闹腾闹腾可能挺解乏的。”笑看来善于充当大家的“开心果”让乔红深得人心。
据好友柳屹说,乔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昵称——“闹闹”,原因是一旦她忙完自己的事情,最擅长的就是给别人“捣乱”。除非那天她心情不好,闹腾不起来,可过一会儿雨过天晴,便恢复“闹闹”本色。2001年大阪世乒赛时,时任乒羽中心主任的刘凤岩送了乔红一个异曲同工的日本名字——“闹得慌子”。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乔红也会找朋友絮叨一番。“谁还没个烦心事,说出来就好了。我、刘北剑、柳屹三个人性格挺像,经常在一起。我在北京时,恨不得一个星期跟她俩见上4回,都是我去找她们。如果哪天正赶上她们有事,没时间陪我,她俩都会觉得挺内疚,说“闹闹”怪可怜的,可我要有事根本不理她们。”如此“没良心”的朋友却跟朋友维系了最铁的关系。“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乔红一脸的骄傲。
38岁的乔红却是个十足的“大小孩”,在训练场上,她永远属于“兴奋型”,认真给队员分组的同时,顺便绞尽脑汁地把自己也分进去。跟队员在一起做游戏、踢足球,属她玩得最疯,喊的声音最大。“连队员都说,只要乔姐和乔指导(乔晓卫)一上场,气氛就好多了。”一次身体训练,女孩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赛。张怡宁和乔红分别是两个组的最后一棒,看见张怡宁“犯规在先”——还没等前一名队友跑回来就迎上去接棒,乔红也“不甘示弱”,中途折回,高举双臂做胜利冲刺状,周围的队员笑成了一团。“我从来没把自己当38岁的人,可能在运动队待着相对比较单纯。有时朋友说我,你三十几岁怎么过来的,酒不会喝,迪厅不去。可我觉得自己活得挺好,吃吃饭、喝喝茶,唱唱卡啦OK,不是挺好吗?”在生活中,乔红是一个按照自己想法做事的人,但她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人家的感受,所以,她从来不会让别人下不来台,也尽量不给人家添麻烦。可跟熟人要起东西来,乔红从来没有不好意思的时候。“我要东西狠着呢,徐主任、李头,刘头、杨头、老蔡、北剑、国梁,哪个没被我要过东西,他们都说我是‘死脸’。我就是觉得跟他们熟,而且又不是什么大事。” 这恐怕也是乔红的AB面。
从来没拿自己当高人看过,乔红也因此得到了球迷最真诚的喜爱。球迷为她做的个人网站“乔红乒乓网”,也许没有现役国手的那些个人网站红火。可在偶像更迭如此频繁的年代,淡出人们视线后,还能被人惦记着,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当年,每收到一封球迷来信,乔红都会认认真真地读,格外钟情那些字迹工整的信,有空她也会提笔回一些。如今,当年喜欢她、给她写过信的两个女孩已经跟她成了很好的朋友。有时候,一个人的举手之劳成就的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梦想。“别人没接触我们这种人之前,也许觉得非常难接近,一旦遇到像我这样的,觉得太容易了,就会觉得我这人太好了。”很多人喜欢用“好人”这个词来形容乔红,可在她看来,那只是她性格的自然流露,她与人相处的方法也很简单:真诚地对待别人。
总是“心太软”
“一个世界冠军不一定是个好教练,这话在我身上就有体现,至少目前是这样。”乔红的语气中带着一点无奈。她总结自己还算不上一个好教练的原因就是总是“心太软”。“如果小孩一怎么样,我就想当时我也不想练,对她们没有强制性,可有时候对她们还真要厉害点。老牛经常说让我狠一点,可我总是太理解她们。现在队内竞争那么激烈,她们每个人都不容易。”在队里,队员们都习惯叫乔红“乔姐”,心地善良的她的确是个善解人意的大姐姐,有例子为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