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一家关心照料艾尼·居买尔兄弟的故事
正当花季的王丽(化名)怎么也不会想到,4月2日晚在山西巷一次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候车,会在刹那间变得那样惊心动魄。
有人偷她的钱包,继而要抢;有人一声大喝;打起来了;她被人拉起就跑;身后的人突然摔倒!
女孩转身看去,有人已躺在地上,衣服被血染红。她辨认出是刚才那个大喝“放手!她是我妹妹的青年。”这个血泊中的维吾尔族男孩,有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脸。
快救人!
她从来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一个青年背起那个男孩就走,王丽立刻紧紧地跟了上去。
伤者被送进了医院急诊室。女孩的心揪得紧紧的,这时候,她才有时间和那两位不知所措的维吾尔族男孩交谈。这一谈,王丽除了深深的感激外,顿时平添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倒下去的那个男孩叫艾尼·居买尔,这是他的两个哥哥:买买提·艾力·居买尔和吐尔逊江·居买尔。3兄弟来自自己的家乡喀什,他们是来这里打工的,他们没有钱!
“他是为救我才成了这样的。”一想到这里,王丽的心就有种无法言喻的痛苦。马上就要手术了,要多少钱呢?王丽没有钱啊,想哭都哭不出来。
她只好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
没多久,父亲就赶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这位昔日的军人一到就掏出了8000元。面对医院的工作人员,他言辞恳切:“我先给这些,医疗费我一定会交,把房子卖了也会交!”王丽听父亲说出这些话,心里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家里的状况,从喀什到这里,仅仅是在小西门开了一家小店。可看着坚定的父亲,王丽的心里踏实了。
“艾尼·居买尔救了我女儿,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马金山也被王丽父亲的正直和敢于担当责任而感染。4月13日,马金山对记者说:“现在一些人被救后悄悄溜走,我们医院里就见过这样的事情,艾尼·居买尔和王丽都挺幸运,都遇上了好人!”
那一晚,父女二人守在恩人床边,自始至终没有离开。4月3日上午12时,艾尼·居买尔醒了,那一天,王丽开心到了极点。艾尼·居买尔事后对记者说:“这一刀没有刺在她身上,我很高兴,值呢!”在随后的几天里,王丽父女二人一直陪着艾尼·居买尔3兄弟。王丽下午下课后就来到医院悉心照料着这个“哥哥”给她喂饭,帮他收拾房间,陪3兄弟聊天。在亲密无间的交谈中,王丽越发看到了艾尼·居买尔3兄弟那金子一般的心灵,而3兄弟也十分欣慰自己一点都没有救错人。他们是好朋友了!
父女二人的感恩行为让胸外科主任马金山动了情,他建议忧心忡忡的王丽,可以找媒体帮忙。
4月6日,第一篇关于艾尼·居买尔3兄弟英雄事迹的报道跃入乌鲁木齐众多读者的眼中,接下来的变化,是王丽怎么也想不到的。从报道的第一天起,艾尼·居买尔的病房里就出现了看望的人,送花的人、捐助的人,短短十几天,社会各界对艾尼·居买尔的捐款就已近7万元。
费用的问题,似乎是在瞬间就解决了。
“媒体的力量太大了,我没有想到!”王丽跟记者谈起这件事时,满眼都是感激和惊奇之色。
可是恩人的情意能够仅仅用金钱来衡量吗?女孩并没有这样想,她的生活中已多了一份对恩人的关心。上课的时候,帮父亲照料小店的时候……每一天,她总是会禁不住地想:今天,艾尼·居买尔过得怎么样呢?
“这些天我其实过得很累,爸爸去提货了,店里只有我一个人,商店、医院和学校三头跑,”可是女孩更记着父亲的话,“要不是艾尼·居买尔挺身而出,躺在病床上的可能是我的女儿!”她依然近乎固执地天天来到病房看望艾尼·居买尔。4月15日,艾尼·居买尔劝她不要每天都来了。“我不让她来了,她是学生,要好好上学,这样会影响她。”4月19日,艾尼·居买尔向记者说这话的时候,神态让记者有些忍俊不禁,他努力显得很成熟的样子,可丝毫掩饰不了19岁的稚气,自然,更掩饰不了他话语中的真诚。
4月22日这天,是艾尼·居买尔出院的日子,记者走进病房的时候,王丽正操着一口维吾尔语和艾尼·居买尔3兄弟聊天:“我家在喀什,所以维吾尔语还行,我想艾尼·居买尔走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所以先来和他告别,待会儿我就先走了。”记者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但从4个人脸上流露出的欢乐可以看出他们谈的很愉快。“他还会回来啊,我家离伽师也不远,就六七十公里。”
人渐渐多了起来,王丽不断和来往的人打着招呼,看得出,她和很多记者也成了好朋友,“这么多好人来帮我们,我很谢谢他们”!可是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王丽就缩在了走廊的楼梯口。
“不是说这会儿你要走么?”记者问她。
王丽迟疑了一下,望了病房一眼,“我还是想看着他走!”
4月22日中午1时,英雄3兄弟在人们的簇拥下上车离开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前往火车站,被救助的王丽站立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恩人远去!
感恩是一种力量
围绕艾尼·居买尔兄弟见义勇为事迹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被救者王丽及其家人的感恩。从事发现场没有因事情闹大了而悄然脱身,到同其他人把伤者送往医院并交了住院费用,以及她父亲所说的“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救助恩人”的温暖话语,还有她下课后看望、喂饭,最后把恩人送上车……正是他们的感恩,人们在赞扬见义勇为者时,同时也赞扬王丽一家,期望全社会有更多这样的知恩图报的人。
西方有个感恩节,中国虽然没有这样的节日,但感恩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使用频率极高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便是对感恩的最好诠释。可见,感恩是被全人类认知并被普遍遵循的。
感恩是人之常情,是一种道义,是施救者精神在他人身上的延伸,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感恩是被救助者给予施救、捐赠者的精神或物质的回报。其实,它不应该仅限于被救者。应该是事发现场的人乃至社会民众都来感恩,因为不论从见义勇为者打击了不法者气焰、弘扬了正气,还是抓获了歹徒,使其他人免遭伤害来看,也应该向施救者感恩,只不过这个感恩是间接的、心灵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表示的就是一种广义的感恩。
感恩要发自内心,发自内心的感恩才是真诚的。被批评、谴责、在舆论压力下的被动感恩只会让人同情,不会被人赞扬;感恩是不能核算成本的,就像英雄见义勇为时没有考虑投入产出一样,如果有人盘算得失,那不仅仅是不真诚,而且是对感恩的亵渎;感恩需要勇气,面对邪恶,要敢于站出来作证、说公道话;感恩是一种力量,在好多场合,只要受害者一声呐喊、一个正义的举动,旁观者在道义上的支持,对见义勇为者都是一种激励,对邪恶者则是一种震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丽一家为人们做出了典范,相信更多的人能从中得到教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