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关爱捐助艾尼·居买尔兄弟侧记
一个牛皮纸袋里,装了2751.20元零头小钞。4月7日下午,乌鲁木齐市66中副校长赵纪平郑重地将其交到了艾尼·居买尔的手里。两个小时前,在学校的小操场上,这些零头小钞从近500名孩子的手中汇聚到了这个牛皮纸袋里,7个老师数了半个多小时,才得出总数。
66中是一所以区内初中班为主的学校,校长孟浪4月7日上午从媒体上得知了艾尼·居买尔兄弟的事迹,毫不犹豫地发起了这场捐助活动。这所学校只有初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来自喀什、吐鲁番等地农牧区乡镇,掏出那对他们而言弥足珍贵的1角、1元钱时,没有人犹豫。校长孟浪认为这场捐助活动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远大于捐款的数额:“这些孩子很多来自南疆,有的就来自艾尼·居买尔兄弟的家乡,他们因受到帮助才得以上学,让他们了解这件事有好处。”
在这所学校平静的围墙外面,是整个社会对艾尼·居买尔兄弟英雄事迹火一般炽热的反应。经媒体报道后,艾尼·居买尔的病房突然之间成了花房,原本的清静一下子没有了。
这让艾尼·居买尔兄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这3个小伙子看来,他们只是做了一个男子汉该做的事情。“那个女孩被欺负,我们能看着不管吗?”他们不知道,正是艾尼·居买尔正义懔然的一声:“放手!她是我妹妹。”掀起了多少人心灵深处沉寂已久的对英雄的崇敬。让人们震撼的是艾尼·居买尔才19岁,分明还是一个孩子啊!是什么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呢?”
区市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迅速认定了3兄弟的见义勇为行为,随后,1万元奖金当即颁发给了病床上的艾尼·居买尔。
这只是澎湃在居买尔3兄弟周围的爱心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宏源证券红山营业部全体员工捐款5500元;新疆华光佳业地板采暖工程有限公司捐款8000元;自治区党委农业办公室的20名党员捐了3390元;采访艾尼·居买尔兄弟的新疆日报采通部、新闻部新闻工作者也捐献了1400余元。一位不知名的男士在病房留下了1000元钱后,悄然离去。
与此同时,医院的电话铃声一下子热闹起来:“我们是学生,我们能见一下艾尼·居买尔吗?”“我们是民航的飞行员,让我们见一下这个孩子吧”,“我们单位捐了一些款”、“我们是艾尼的同乡”……
4月1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侯长安来到了艾尼·居买尔的病床前:“你是一个勇敢的好小伙!”他叮嘱医院:“一定要精心照顾好艾尼,他是个好青年。”
在3兄弟的家乡伽师县,全县的父老乡亲都知道了他们的事迹。艾尼·居买尔的母亲哭着把电话打到病房,听到儿子的声音,这位母亲说:“你做了一件好事!”
4月10日,3位维吾尔族母亲带着她们的孩子在等待延安路一花店的女老板阿曼古丽,她们约好了这天去公园。然而当阿曼古丽到来的时候却说:“今天不去公园了吧,咱们去医院,看看那个叫艾尼·居买尔的娃娃。”她从自己店里精心挑选了最好的鲜花,又叫上自己邻居的孩子,一起来到了艾尼·居买尔的病房。7个孩子得知眼前3位大哥哥就是救人的英雄,很亲近。吐尔逊江·居买尔记得这7个孩子:“他们尕尕的,这么小(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我喜欢小孩。”
4月22日,天气很晴朗,艾尼·居买尔要出院了,他要回家休养一段时间。《新疆法制报》的记者护送他回家。他的二哥一早就帮他穿好了衣服,运动服让他多了几分精神,但走路时身子依然微倾着。大哥买买提·艾力·居买尔来送弟弟。记者说:“你们的行为很让人佩服!”艾尼·居买尔抬起头很认真地说:“好汉多呢。”
马上要走了,帮助过3兄弟的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病房:医院领导来了;媒体记者来了;派出所的民警们有任务没有来,但吐尔逊江·买买提没有忘记,弟弟受伤那天,正是这些警察们迅速赶来和他一起制服了歹徒,把弟弟送到医院,并陪他在外面守了整整一夜。
女孩王丽望着自己的恩人被欢笑的人群簇拥着离开病房向楼下走去。
身后,是人们对三兄弟赞许的目光;前方,是千里之外翘首盼归的三兄弟的父母和乡亲。
大家谈
艾尼·居买尔兄弟见义勇为救护汉族女大学生而身受重伤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党政领导到普通百姓,从相关部门到企事业单位,纷纷前去看望、捐赠,形成了一波又一波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热浪,传递出崇尚英雄的强音。
崇尚英雄,是因为时代需要英雄。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叱咤风云、血战疆场的英雄。和平时期,改革开放年代,同样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
崇尚英雄,是因为人们企盼英雄。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一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价值观发生偏移,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关爱,见死不救、见困不帮、冷漠麻木牞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道德滑坡。生活现实使人们深切感受到,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同样需要与英雄为伴,需要在英雄精神鼓舞下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崇尚英雄,还因为需要社会培植诞生英雄的土壤。最近,围绕艾尼·居买尔兄弟救人事迹在社会各界引发的强烈反响,不仅仅是社会对艾尼·居买尔兄弟的褒奖关爱,更重要的是在营造弘扬正气的氛围,在培植诞生更多英雄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