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明:用光明感动中国(图)
他创建了我国首个眼库——深圳狮子会眼库
■他亲手将母亲捐献的角膜移植给患者,成为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20名候选人之一
■他撰写角膜捐献立法议案,推动了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立法进程
元月2日晚7时,残疾人陈伟红因病去世的这天,深圳眼科医院医生、深圳狮子会眼库执行主席姚晓明博士,风尘仆仆地趁着夜色乘飞机抵汉,他将在第二天把伟红捐献的角膜移植给一名患者。此前虽然为角膜一事数次来汉,但面对来自我国第一位残疾人捐献的角膜,他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
亲手将母亲的眼角膜移植给患者

图为姚晓明博士陪伴着母亲最后的时光
2005年9月18日,是姚晓明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作为眼科医生,他亲自将母亲捐献的角膜移植给了素不相识的患者(本报曾作报道)。
一年前,姚母丁剑芬被查出患有“十二指肠壶服周围癌”,遂多次提出要捐献角膜。
去年9月17日凌晨,作为深圳眼库的第70位捐献者——姚妈妈去世了,半小时后,姚晓明的同事开始摘取姚妈妈的眼球。本来很简单的手术,却因这位同事不断地哽咽,延迟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得以完成。而此前,姚晓明已连续4个星期奔走于青海、甘肃、福建等地为患者带去光明。
赶回深圳的他陪伴在母亲身边,百感交集,随后他亲手给母亲装上义眼,使母亲的遗容更漂亮一些。术后,他悲痛欲绝,泪珠大颗大颗地滴落在母亲的脸上。在场的人全都唏嘘不已。
第二天是中秋节,姚晓明来不及为母亲办理后事,强忍悲痛,将母亲的角膜移植到患者曹均蓉和邓水森眼中。这是一个特别的手术,但姚晓明此时已显得分外平静,有条不紊地将角膜加工成合适的尺寸,轻轻覆盖在患者的眼球上,再用丝线将角膜与眼球缝合。
在此后的3天里,姚晓明又连续做了3台手术,母亲的角膜让素不相识的6人走出黑暗。
频跑殡仪馆客串“美容师”
由于数千年来传统观念的束缚,尽管我国有200万因角膜致盲的患者,捐献仍是一件很难的事。
为了说服人们死后捐出角膜,这些年来,姚晓明马不停蹄地奔走宣传,甚至随身带着化妆用的胶水,不停地跑殡仪馆,像一个殡葬美容师为去世后的捐献者整理遗容。
有一次,姚晓明接到一名捐献者病危的电话,赶到他家时,这名26岁的山东籍小伙子已经去世。死者家住7楼,由于楼梯太窄,无法用担架。家人正发愁时,姚晓明说,我来背。死者身高1.8米,当文弱的他把死者背下楼时,死者的头部就在他肩上来回磨蹭,可他顾不上这些,死者的家人当场感动得哭了。
对于角膜捐献者,他道出了“三个一定”:只要他在深圳,就一定在取角膜后亲自送死者到殡仪馆;一定参加追悼会并致悼词;一定要亲自扶棺,送进火化炉。因此,跑殡仪馆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作为医学同行的妻子曾多次劝他改行,都未能如愿。
坦言湖北角膜捐献全国贡献最大
目前,在我国2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中,75%%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严重匮乏,大批盲人在黑暗中苦苦挣扎。
姚晓明介绍,在国外,器官捐赠主要来自车祸等突发事故。比如,每个美国公民去考驾照时,都会被问到:是否愿意捐赠器官?如果愿意,想捐一个还是全捐?本人的回答将印在驾照背面,一旦不幸发生车祸身亡,医生可以根据本人的遗愿,在瞬间提取器官,用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
在姚晓明的奔走呼吁下,深圳在全国率先为人体器官移植立法,角膜捐献数量居全国首位。他撰写的议案,经四年三次审议,2003年8月22日,《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获得通过。
姚晓明曾在武汉铁路中心医院工作了6年,他坦言,湖北角膜捐献者在全国贡献最大。1999年6月13日,湖北恩施身患癌症的女研究生向春梅身后捐献器官和角膜,成为我国自愿捐献角膜第一人。在她的带动下,短期内就有5人积极响应,更多的人表达了意愿,在深圳向春梅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2002年10月,年仅35岁的武汉女患者周晓,成为深圳狮子会眼库第一位外省市民自愿捐献者。至2006年新年伊始,共有81人将角膜捐给了该眼库。
把生命的注脚写入“光明树”
对死者来说,角膜、器官乃至遗体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捐献出来,可以造福他人。一对角膜最多可以让8个人重见光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延续了捐献者的生命。
昨日,在武汉艾格眼科医院的会议室里,姚晓明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旦出现意外,我自愿将角膜捐献出来。姚晓明解释说,推动角膜移植这一事业还很艰难,作为一名医生,除了医术必须精湛外,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目前全国的角膜缺口约200万个,若按我们现在这样的捐献速度,每个月做500例,要做300多年才能让其重见光明。可实际上我们连这样的速度都无法达到。
除了自己主动捐献眼角膜外,姚晓明还把目光盯上了他的亲戚朋友,妻子、孩子和两个弟弟都已是潜在的角膜源。
姚晓明说,西方有句俗语:“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上,就应该赤裸裸地离去”,这与我们中国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异曲同工之意。对一个人来说,这世界给予你的,永远多于你所付出的,所以你要不停地奉献,才能无愧于养育你的母亲和这个世界。
因为这些奉献光明的人,深圳有了一棵“光明树”——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榕,屹立在吉田墓园西宫,因为树下所埋之人的不凡而非同凡响。姚晓明时常为这里的人而感动着: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矗立在树下,上面刻着:安息在这棵树下的人,是一群自愿将眼角膜捐献给他人的先行者,他们用无限的光明,延续着有限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