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他亲手延续母亲的光明

“整个手术过程我都觉得母亲在看着我……虽然母亲不在了,却有3个人因她而重见光明。”

   “昨天是中秋节,母亲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我们团圆了。”

——姚晓明博士


术后,姚晓明祝福曹均蓉。

    昨天上午10点30分,天空下着大雨。深圳市眼科医院10楼手术室,眼科专家姚晓明博士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将母亲丁剑芬的一片眼角膜移植到四川女孩曹均蓉的右眼。11点10分,第一个手术成功。11点30分到13点左右,姚晓明博士又成功地将母亲眼角膜移植给第二个受益者邓水森。

    老姐妹专程来深送行


胡兰英看着老同事丁剑芬的眼角膜,百感交集。

    手术前,两名情绪激动、泣不成声的老人走进了姚晓明办公室。她们是丁剑芬合作数十年的同事李玉华和胡兰英,专程从武汉赶来为老姐妹送行。

    李玉华回忆起丁剑芬说:“她天生爱帮助人,以前住在院子里的时候,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邻居把她家门一敲,她都上门给人看病。”

    胡兰英说:“她知道儿子的事业干得很好,帮助不少人重见光明,上个星期她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就提到要把角膜捐出来,一方面为了支持儿子事业,最重要的是想帮助别人。”

    当李玉华和胡兰英说起妈妈的往事时,记者发现姚晓明的眼眶红了。

    手术过程像生命赞歌


手术在紧张地进行。

    10点20分,姚晓明收拾好心情准备进手术室。当他从器皿中取出母亲的眼角膜时,他久久地注视着……10点30分,姚晓明如往常一般,聚精会神地进入工作状态。5分钟后,他成功地将母亲的角膜放进曹均蓉的眼中。

    显微镜下,姚晓明用镊子和细如发丝的针线缝合眼角膜。

    姚晓明和助手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一切。11点10分,缝了第32针,姚晓明宣布,打完最后一个线结,手术就成功了。手术台上的曹均蓉说:“姚博士,我已经看到你的镊子了。”

    “你下午就可以看清楚了。”姚博士看着做完手术后的曹均蓉说,“虽然我妈妈看不见了,但是她让你们3个看见了。哪天你走在街上不经意地看我一眼,我会觉得母亲在看我。你也要学会奉献的精神,康复之后去献血吧!”

    姚博士又喃喃自语:“妈妈,我完成你的第一个心愿了。这台手术是一个最奇妙的旅程,我有生以来都没有感受过,整个过程妈妈都在看着我。”

    成功做完第一台手术的姚晓明显然比术前轻松了许多:“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能感觉到妈妈的支持。手术的过程就像一首生命的赞歌。我祝福这些病人,希望他们好好生活、工作,为社会做点贡献,把我妈妈的光明延续下去。”

    嘱咐儿子亲自动手术

    前天上午,悲痛万分的姚晓明在南山蛇口联合医院的消化科病房中,看着深圳眼库的技师将母亲的眼角膜摘除。

    “虽然我曾经给很多人摘除过角膜,但我实在不忍心摘除妈妈的角膜。”昨天上午9点30分,双眼布满血丝的姚晓明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怀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陷入了沉思。站在一旁的技师说:“昨天摘眼角膜的时候,姚博士忍不住掉泪了。”

    姚晓明母亲丁剑芬享年74岁,是位有50多年从医经验的老医生。“我曾经给母亲讲过一个病人捐献了眼角膜,结果使7个人的8只眼重新看到了光明的事。母亲听后很感动,当时就提出将来也要捐献眼角膜。2000年初,她还动员同事的丈夫捐出眼角膜。去年,她被查出患有肠癌后,悄悄地写下了死后愿意无偿捐出角膜的遗嘱。今年8月下旬,她感觉身体不行了,提出要捐献眼角膜,并与深圳市红十字会签订了捐献志愿书。前天,她离开了我们。在去年第一次做手术和临终之前,她都嘱咐我一定要亲自动手术。”姚晓明说。

    丁妈妈角膜3人受益

    在捐献角膜的英模榜前,记者看到了丁剑芬的名字。姚晓明告诉记者,妈妈是今年第20个捐赠者,外来女工曹均蓉是第一个受益者。她告诉记者:“我现在西乡打工。一个月前,我到罗湖医院检查时,医生推荐我到眼科医院。8月22日,姚博士帮我检查后告诉我必须做手术,而他的母亲可能将不久于人世,让我耐心等待。我觉得姚博士和他母亲都很高尚,我真的很感动。”

    被化学品烧伤右眼的邓水森是第二个受益者。昨天他对记者说:“昨天晚上6点多,我接到姚博士的电话,说今天可以动手术了,我很激动,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我了。刚才看到记者来采访我才知道角膜是姚博士的妈妈捐出来的。我才读了5年书,不会用语言表达,我只想说一声谢谢,姚博士的妈妈是一个伟大、善良的妈妈。”

    姚晓明母亲的眼角膜另外一名受益人是江西籍男子,病症是角膜白斑。手术暂未进行。

    母亲的奉献感染家人

    “妈妈教会我的是奉献和坚强。这次妈妈捐角膜的消息传到温州老家,不少乡亲都打电话来问,为什么要同意捐出妈妈的角膜,不让妈妈安生一点,但我们还是尊重了妈妈的意愿。8月26号那天,妈妈催促我打电话给红十字会,决定自愿捐出角膜。临终前的那个晚上,我一直陪伴着她,她总是让我好好休息,然后认真工作,因为她觉得有更多的人需要我的帮助。妈妈走后的那天,远在北京的小姨打电话告诉我,妈妈临终前一一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劝他们不要反对她捐出角膜,更不要责备我们这些后辈。妈妈很伟大,她是一个善良的老医生,她明白儿子所做的一切,用她自己的善举支持着儿子的事业。”姚晓明说。

    看着推进手术室的第二个受益者邓水森,姚晓明告诉记者:“深圳像第一例捐献角膜的向春梅和我妈妈这样充满爱心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后,我和太太及小孩,还有我的两个弟弟,都会像我妈妈一样,把角膜捐出来献给需要的人,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永生难忘的中秋节

    一连做完两台手术的姚晓明有些疲惫,但看上去很欣慰。他说,母亲的遗愿终于完成了。

    昨天是中秋节,姚晓明说,母亲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自己团圆了。虽然失去亲人的悲痛依然压抑在他的心头,然而职业的特殊性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这些,也是母亲生前经常教导他的。“母亲也是个医生,小时候我就从母亲那里学到如何奉献、坚定和勇敢。记得那时候经常有邻居半夜有事找我母亲,而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起身出门,直到把病人妥善处理好才回来。现在母亲过世了,我们对她的最好纪念也莫过于此了!”

   编后语

无私的精神将生命化为不朽

毕舸

    “整个手术过程我都觉得母亲在看着我……虽然母亲不在了,但却有3个人因她而重见光明。”“昨天是中秋节,母亲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我们团圆了。”

    这是姚晓明博士与他母亲共同作出捐献母亲眼角膜的决定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我们相信追求真善美是中国民族延续几千年的精神血脉,那么,今天,这种崇高的美德再次冲击我们的思想,震撼我们的心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喟道:世间万物,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可是,我们看到:姚晓明博士的母亲虽然离去,但她的奉献精神却因3个人的复明而绽放出更别样的光彩、更独特的风采。姚晓明博士的母亲没有走,她的微笑依旧透过3位受捐者从此清澈的双眼,感染着每个人。

    生命往往脆弱,一个人的命运经常遭遇不测。有的人意外地丧失了光明,眼看就要沉沦于无边的黑暗中;有的人慢慢走向人生夕阳的余晖,即将挥手告别世界,走向彼岸……而一次眼角膜捐献的决定,让生者重焕光明,让逝者的人格魅力长留人间。姚晓明博士与他的母亲让我们坚信:美好的事物是可以轮回的,无私的精神将生命化为不朽。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古人喜欢将自己的遗物挥洒于山水之间,期盼与千年不变的江山长伴。而姚晓明博士的母亲,选择了另一条寄托生命情怀的光明之道:用自己的眼角膜,改写了3个人的人生轨迹。姚晓明博士及其家人,也决心像他母亲一样,把角膜捐出来献给有需要的人。生命的赞歌就这样一代代地延续下去,让世间充满爱的温暖。

 

 

 

相关人物

张亚平  张庆伟  张长久  谢晖  谢长达  吴大任  吴贻芳  黄祯祥  黄伟芬  范明

相关文章

姚晓明简历   感动中国2005候选人——姚晓明   他把母亲的角膜移植给外来女工    姚晓明和他母亲的感人故事   姚晓明:用光明感动中国(图)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