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落花生—许地山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著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落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姐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 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有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作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
  那晚上的天色不太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著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
好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年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推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点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点点说:“这是我对于那么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许地山介绍

  许地山(1893-1941年)   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花生。原籍漳州龙溪县,生于台湾台南县,是著名学者、教授、新文学运动时期的主要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曾发表独幕剧《女国王》、《木兰》等,宣传抗日救亡。主要著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解放者》、《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他的散文名篇《落花生》脍炙人口。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许地山      许地山简介     许地山的“爱情公约”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