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天籁
作者:汤世杰
真疑心那是老天爷存心捉弄几个凡夫俗子,随手扔给我们的一道智力测验题:鱼一样潜行在那片原始森林里,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要多养眼有多养眼,倒是那清幽的寂静越走越让人揪心,生怕万一有个野物窜出来,弄不好就让人玩完了。天籁之音就在那时传来,叫人一时如对梦幻:那种混沌的明晰清脆的悠远,直叫人以为既身在天庭又没远离尘世,好听得要命。诡异的是,倒怎么都找不到声音的出处!
直到眼前打斜里窜出来一道山涧,才恍悟那声音莫不就出在那里?循声寻去,箐底一股山泉正不知从哪里流来,逶迤跳荡成一脉春山残雪;溪边几片栽着不知名作物的田土,静得像从大师手里飘落的几方水墨小品。最怪异小溪边那个“小水车”,看上去像孩子用竹子做的玩具。深山野岭,人迹杳无,哪来的孩子?再走,溪水由几片探进溪流的芭蕉叶引出,漫漶散开成一片翡翠,缓缓流进“小水车”中间那根横架着的半拉竹筒里,一俟盛满,失衡的竹筒便猛然翘起,撞在另一截紧挨它的竹筒上,发出啪啪的声响。随后那空竹筒重归原位,新的循环再次开始,直至又一次发出好听的啪啪声——每个过程相隔大约也就一两分钟,顶多二三分钟。
难怪那声音响得精致,原来造就它的那个“小水车”也那样精致。可那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真是孩子的玩具?不像。用响声为山里行人指路?也不像。巡山人为自己驱赶寂寞?更不像:实实在在的守山人,哪有时间玩这么小资的情调?
就那么痴痴地愣在那里,一任清悠的啪啪声不时传来,如来自天外,至纯至清,搅动着那道山箐和山箐里精魂般游动的淡蓝烟岚。索性等巡山人来了问个究竟吧,他是自然保护区的,一路给我们讲了好多故事,关于山水、人和山里那些野物——进来之前,我们心里只有自己,哪想到这静谧悠远的森林里,除了树和人,还有那么多奇异的生命!
巡山人听了我的疑问,先是一愣,旋即淡淡一笑:哈,那都是山民搞的,一种很古老的“机关”,弄出点响动,也就吓吓过路的野物,不让它们糟践庄稼。
哦,那被我奉为天籁的声音,他竟说只是一点响动!
这么简单吗?我说,听上去那简直就像仙乐。
他又是一愣:依你说,该怎么复杂一点呢?
干吗不设个陷阱,下个套子?我说,对付野物,那是最常用的办法。
哦?他说,这里的山里人倒从不那样干,人要活,野物不也要活吗?
我一时无语。想想又解嘲地说,对了,开头我还以为,那个“小水车”是山里孩子做的玩具呢!
唔,您要这么想也没大错——人,不就是大山和森林的孩子吗?
……离山箐已很远了,我问巡山人,真怪,这么远了,怎么还能听见那天籁般的啪啪声?他说这就对了,那声音,无论我走得多远,哪怕在梦里都能听见……没想到这个巡山人跟山林里的天籁一样,还很哲学呢。(新民晚报2006-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