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都是玉
作者:刘兆林
玉因其美且不朽而高贵。在我眼里,红军70年前的万里长征,已是一座生于万水千山的巨大美玉,其重不可称算,其价无法估量,长久地放射出审美魅力,而成为一座光芒万丈的巍巍丰碑。
玉需经妙手雕塑开光,才具有灵性之美。而长征这座万水千山之玉,因千千万万红军将士艰难卓绝的苦雕和血拭,又承载着无数烈士的英魂,便有了胜似开光的不朽大美。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的亲历者和指挥者毛泽东曾这样气冲霄汉地说,“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带着许多丰功伟绩,也带着不少错误与遗憾离我们而去的毛主席,他的这段豪迈之言,仍然值得我们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深思。去年春天,我随中国作家采风团重走长征第一阶段——江西瑞金到贵州遵义——那段路程,并且第二遍细读了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青山依旧在,70个年头的夕阳却已红过了。踏着红军足迹,时刻触景生情,我一次次被那个年代的毛泽东和他率领的长征红军深深震撼。那个长征,实在太可歌可泣了。中国历史上,有谁比得了他们信念坚定毅力顽强!八万多将士,被围追堵截得只剩了二三万,却几乎没有一个孬种的。拖着伤身病体,冒着枪林弹雨,日夜走奇峰险道,那是家常便饭。遥遥征途越走越险恶,缺衣缺粮甚至缺氧,雪山沼地,吃清水煮的草根树皮,连食盐都没有了。前边部队从破庙里找到一点陈年麦粒,饥不待煮,生吞了,又随腹泻囫囵排出。后面的部队发现了粪便中的麦粒,又一颗一颗拣出来,洗了,胡乱一煮,狼吞虎咽吃光了。生命在极度丧失营养的躯体里被一点一点虐弑,有的战士走着走着突然就倒下了。不少人眼睛还顽强地睁着,呼吸却停止了,但他们的头和伸出的手都是向着前方的。党和红军的一些领导同志也患了重病,他们仍拄着棍子或躺在担架上日夜兼程,眼瞅又是绝处了,仍不屈地寻找绝处逢生的路。若不是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他们早该像梁山泊宋江和太平天国的石达开那样,或率军招安或自缚投降了。他们相信自己的信仰是最正确的,正确在是为中华民族和广大劳苦民众寻找出路,所以一定会获得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的支援。毛主席太会把自己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英明的军事思想及战略战术宣传给上上下下了,他实在是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天才人物,没有他的超群才能和超凡信念,很难想象长征会胜利。当部队赶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地大渡河畔,围剿的敌军很快就要追来了,红军又一次面临最危险的时刻,稍有闪失和拖延,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当年太平天国最后一个翼王石达开,就是在这里全军覆灭的。所以当部队在河边休息等待先头部队夺取泸定桥时,毛主席听见有的将领给战士讲太平军在这里惨败的故事,他便及时提醒说,这种故事不利于军心稳定,因为蒋介石正大肆宣传“红军会像太平军一样在大渡河重演历史悲剧,大渡河水又会像73年前那样被血水染红”,这种故事会使有些战士“担心大渡河里会有水鬼等着把人拖下去溺死”。于是毛主席望着凶险的河水,乐观地鼓舞战士说,“我们是革命者,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同了。历史不会重演!”红军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得以抢在敌人大部队到来之前全部渡过河去。围剿的敌军望河兴叹,红军怎么就没成为石达开呢?
今天,我们回望万水千山深思,长征的胜利,主要靠的是,红军上下一致的信念。这是巍巍美玉中的无价之宝。不然的话,一个十几岁的红小鬼,怎么会快要饿死的时候还拄着一根树棍跟红军走哇。最后,红小鬼饿得跪倒在地,拄着棍子往起站时,树棍深深插进土里,人却终没站得起来。红小鬼卧在插立的树棍下无声无息地长眠了,可是树棍竟然发了芽,抽出枝条,后来长成一棵蓬勃的大树!这就是红军所以绝处逢生最后到达目的地的绝好象征!长征路上还有其它许多似金如玉般珍贵的东西,如靠集体的力量,克服党的各种错误思想等等。那些自以为最革命其实极“左”的思想,险些葬送红军。因而,长征途中,那些自己使自己流血而染成的惨色殷红,更值得多看几眼。
70个风风雨雨的年头过去了,回望长征路,我的眼里,万水千山都是玉啊!(人民日报2006-09-05)
|